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中国军网杭州8月4日电 题:“硬六连”的“硬骨铁拳”——记“硬骨头六连”的八一节
“硬骨头六连硬在哪?硬在刺刀见红,杀出威风,千锤百炼战旗红……”东南沿海某训练场,硬骨头六连官兵吼响连歌。
炎炎烈日下,首先映入眼睑的,是六连官兵一个个涨红的脸庞,在鲜红连旗映衬下,他们如同雕塑屹立。此时,每个人血液已如海浪沸腾,一曲壮歌,让记者也有了上阵杀敌的冲动。早听说六连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部队,耳闻目睹之后,心中更觉佩服。
这是六连崭新的一天,也是六连跨越的一天。
八一之际,在东南沿海驻训的南京军区某团“硬骨头六连””官兵在火热的训练场上度过了一个训练的八一、充实的八一、快乐的八一、难忘的八一。
凌晨5点半,值班员刘洪才吹响起床哨,连队集合整队出操。6点20分官兵吃完早餐,准备徒步带往训练场。从宿营地到训练场,大约有4公里路程,需走40分钟。部队带出后,记者看了下他们的内务和晾衣场,整治得非常规范整齐。
6点半,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热辣辣拥抱着大地。六连官兵加快行进的步伐,一路歌声嘹亮。和往常一样,六连带到训练场分组展开训练,装甲乘员进行水上换乘训练,裁员练习沙滩战术。今天,浙江日报社记者翁浩浩也专程赶来六连采访、体验。
碧海黄沙砺斗志,烈日滩头显身手。训练场上,六连的战士个个像小老虎,卧倒、短停射击、反身卧倒、滚进……一次次扑倒沙滩上,动作勇猛有力。随着时间推移,气温不断攀升,六连与红一连展开的小比武、小竞赛将训练推向高潮。尽管大家身上的迷彩服都早已湿透,却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上午10点整,六连展开班战术和步坦协同抢滩登陆演练。
上有烈日晒、下有烈火烤。六连炊事班按照实战要求,在训练场附近支起简易灶生火做饭。炊事班长文坤说:“天气越恶劣,越能摔打锤炼出过得硬的‘伙头军’”。
下午2点30分,六连展开游泳课目训练。参加游泳训练的人员分甲、乙、丙三个组,训练前先活动身体,检查浮包和救生器材。甲组人员下水长游,乙组的人员在浅水区进行性适应训练,大家都十分兴奋。而丙组人员则留在岸滩练“蛙泳”动作,俗称“磨肚皮”。每训练50分钟休息10分钟,休息间隙,战士们便掏出“海底沙”涂抹在身上防烈日曝晒,这是他们的时尚护肤品。
皮肤晒得黝黑,阳光写在脸上,这就是“硬骨头六连”的兵。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们还组织了“庆八一”运动会,评选出战术最好的“猛虎”,游泳最棒的“蛟龙”,每人奖赏一个大西瓜作为鼓励。傍晚时分,连队以武装越野的方式奔袭回宿营地。
晚饭后,官兵们高兴地围在野战俱乐部帐蓬里,踢起了他们最喜爱的桌面足球赛。这个八一节,六连的官兵过得硬、过得快乐、过得充实、过得很有纪念意义。
六连连史链接:
六连是1939年3月以14名红军战士为骨干在河北省雄县组建诞生,时隶属贺龙领导的120师独立第三支队。战争年代,六连以敢于冲锋陷阵、刺刀见红而威震敌胆,先后参加大小战役138次。马家营抗战中,官兵用刺刀和手榴弹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延安保卫战、卓资山、乌泥村等战役战斗58次,瓦子街战斗全连140名官兵仅13名幸存,涌现出著名刘四虎等20多名战斗英雄,两次荣获“战斗模范连”荣誉称号。解放后,完成了剿匪反霸、抗美援朝、紧急备战、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等任务。1964年1月22日,连队因“战备思想硬、战斗作风硬、军事技术硬、军政纪律硬”被国防部授予“硬骨头六连”荣誉称号;1985年6月6日,加参加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战功卓著,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硬六连”荣誉称号。并涌现出“战斗英雄”林祖武、“硬骨头战士”展亚平、“老山前线十六勇士”等大批英模人物。
和平建设时期,部队改制换装,由摩托化向机械化迈进,六连官兵喊响了“让硬骨头插上科技的翅膀”的口号,先后完成“东海六号”、“砺剑2000”等多项演习活动,实现了陆上猛虎向海中蛟龙的跨越。1998年九江抗洪一线,六连连续奋战大堤87个小时,被四总部表彰为“抗洪抢险先进集体”;2008年井冈山抢修电网,官兵冲刺千米峰顶再立新功,被军区及四总部表彰为“抗雪救灾先进单位”。在军事训练以及执行非军事作战任务中,六连始终走在部队的前列,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7次,集体二等功21次,为“硬骨头精神”赋予了新的科学发展内涵。
带兵人感言:
“硬骨头精神”是我们的传家宝
“硬骨头六连”所在团政委汤炜:“硬骨头精神”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既有改造客观世界的具体内容,又有改造主观世界的切实要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产物,体现了新时期基层建设所需要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打仗离不开它,和平建设离不开它,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它。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进程中,我们必然会遇到许多艰难、险阻、挫折和牺牲。这就更需要我们把硬骨头精神发扬光大起来,我们要像“硬骨头六连”那样,时刻牢记我军的神圣使命,大力培养英勇顽强、连续作战的战斗意志和战斗作风,锻造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和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为敌人所屈服的英雄气概,努力提高打赢未来战争的素质和本领,确保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能够断然出手、不辱使命。
“硬骨头精神”是我们的传家宝。弘扬“硬骨头精神”,继承老红军部队优良传统,以科学发展的思路建连,我们的部队定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