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前沿

苏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协会

联系电话
0512-65563733
微信公众号

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军事前沿

当前位置: > 国防思想 > 军事前沿

从单装维修到体系保障,南京军区某技术大队着眼实战需要探索装备保障新模式
发布者:创始人 发布时间:2012-08-08

      7月底,记者跟随南京军区某通信装备技术大队4名工程师执行巡修任务。令人意外的是,第一站竟直奔空军某部。

    “过去,各军兵种间通信装备差异较大,尽管我们和很多军兵种单位只有‘一墙之隔’,却老死不相往来。”带队的业务处长何向东告诉记者,随着部队联合训练深入开展,如今装备保障技术壁垒被打破,通过借装研究训练、新装共同研发等方法,他们将保障触角伸向三军。

    恰好,空军某部一台卫星通信装备发生故障。以往,这要送到几百公里外的空军相关保障单位维修。如今,该大队主动上门半天就排除了故障。据悉,该大队由于在卫星通信装备维修领域实力强劲,担任保障区域内海、空军部队维修技能考试的“考官”,近两年上百名海、空军维修骨干在这里“淬火”。

    来到南京军区某训练基地,一场实兵自主对抗演练正在上演。有线、无线、雷达、卫星……各种通信手段交织出一张信息天网。记者不由心里嘀咕,这次巡修只有4名工程师,面对上百种型号通信装备,能行吗?几年前,该大队为完成巡修任务,最多一次曾出动了30多名技术人员。

    “没问题!”大队长康传国自信地说,近几年他们打破传统的科室划分模式,以体系为基础构建维修单元,逼着维修人员素质从单装维修向体系维修转变。

    果不其然。记者在演练现场看到,每名工程师仿佛长了三头六臂,处理装备故障干脆利落,一个人的保障能力抵得上过去十几个人。

    “过去维修就像是小作坊,如今装备保障野战方舱就像一个移动的‘4S’服务点。”高级工程师王杰说,他们不光能遂行野战伴随保障任务,还能及时对装备进行维护保养。在巡修过程中有许多装备并未出现故障,但被“点名”进行养护。

    “信息化通信装备不光有元器件,还包括信息系统,要确保系统稳定性,必须及时维护。”王工程师打开电子维修档案,上面记录着保障部队重点装备的维修养护情况,就像汽车行驶了一段距离必须养护一样,这些装备也列入了定期强制养护名单。

    兵行一路,通信无阻。一系列变化让记者欣喜地看到,一支强大的通信保障力量,正支撑着战场信息流奔涌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