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前沿

苏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协会

联系电话
0512-65563733
微信公众号

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军事前沿

当前位置: > 国防思想 > 军事前沿

破解信息化战争密码:“兵怎么练,仗就怎么打”
发布者:创始人 发布时间:2012-08-09

  编者按

    本文探讨的是一个新话题,它的意义不在于结论的对与错、见解的高与低,重要的是,它为我们描绘了用未来学的、信息化的新思维透析和解剖现代战争的新境界,洞开了学术争鸣、大胆创新的新天地。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中国军人沿着这条路坚定走下去,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战争最高指导原则,我们就一定会破解信息化战争的密码,抵达我们制胜的目标。

    很长一个时期以来,军事训练中一直沿袭并遵循着这样一句耳熟能详的口号——“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这句被我们作为指导原则的口号,曾几何时被一些军事家颠覆成了“兵怎么练,仗就怎么打”。仔细琢磨,这不是一句单纯的口号更迭,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次序倒置,而是包含了训练原则和训练思想的重大转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用心探讨。

    ●“兵怎么练,仗就怎么打”和“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二者孰是孰非,需要从深层次上加以分析和探究

    毋庸置疑,一切训练都是为了战场打赢,因而围绕怎么打仗来组织训练,即“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具有很大的合理性,但细加分析也非尽然。尽管我们一直在探讨未来战争的样式、方法和手段等问题,并从已经爆发的局部战争中窥测到了未来战争的一些“端倪”,但实事求是地说,未来战争究竟会是一种什么境况,在战争真正爆发前始终是个未知数。

    正因为不清楚未来战争的具体模样,军事训练往往缺乏真正能牵引有效展开并取得良好效益的“引擎”。加之,信息化战争仍在不停地演化中,在缺乏“仗怎么打”这个基本前提的情况下,“兵怎么练”常常陷入“瞎子摸象”的尴尬:局部似有理,整体无出处。此外,对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军队而言,从未真正体验过信息化战争,平日训练中要构建逼真的信息化作战环境就成为一道真正的难题。加之,实践中又缺乏战场检验的数据的采集积累,存在有系统没数据,或者有数据而不能共享等问题,也困扰着实战化训练的深化。特别应引起警醒的是,机械化的思维模式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容易消失,现实中常见用机械化的思想观念和训练方式主观臆想明天的战争——习惯于手工作业、垂直指挥、平面推演,即使有了信息化的指挥、作战和保障装备也往往不习惯用或用不好,这些都可能使“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沦为一句口号。

    ●“兵怎么练,仗就怎么打”较之于“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更能体现军事训练的科学精神和主动状态

    “兵怎么练,仗就怎么打”和“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看起来貌似“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牛角尖问题,实质上反映了究竟怎样组织训练和打仗的根本性问题。两者相较,区别甚大。

    “兵怎么练,仗就怎么打”比“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更科学更合理。既然不清楚未来战争究竟怎么打,那么平时就只能根据符合时代和技术发展要求而规划设计的军事战略、作战指导原则等展开军事训练、组织打仗。因此,变“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为“兵怎么练,仗就怎么打”,不仅形式上颠覆了传统的训战顺序和逻辑观念,而且在战训关系的本质要求上更加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兵怎么练,仗就怎么打”比“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更自信更主动。网络和信息技术为人们超越现实条件限制、虚拟构建复杂战场环境、推演未来战争提供了技术可能。基于信息系统和现代交通网络的快速机动、远程投送等,战时完全可以按照平时训练的模式对此进行“快速复制”并一步到位;先发制人的火力——信息战,诸军兵种联合实施的威慑行动、精确打击等,也完全可以达成平时“兵怎么练”战时“仗就怎么打”的战役战术企图。可以相信,只要平时“虚拟”有方、训练有素,无论未来战场情况怎么变化、作战方式怎么变革,都可以游刃有余地按照平时训练的战略战术去对付和战胜敌人。

    “兵怎么练,仗就怎么打”比“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标准更高难度更大。在推演未来战争,与技术进步同频共振下组织练兵,不仅需要组织者具有“高瞻远瞩、庙算先胜”的洞察力,而且需要“未出茅庐、先知三分”的预见力,更需要“镇定自若、从容不迫”的自信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兵怎么练,仗就怎么打”蕴含的是一种深刻认知战争和作战指导规律,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战略战术博弈;即使战时有所“变”,也是在总体练兵成果下的灵活之变。正因为如此,它的标准更高、难度更大,更需要组织者对训练进行精心筹划、精到部署、精致实施,真正把兵练精练准练到家。

    ●“兵怎么练,仗就怎么打”,把握的关键是用什么样的战略指导组织“练”和“打”

    “兵怎么练,仗就怎么打”不仅是观念的更新、方式的变革,而且是系统的调整、体系的改变,它涉及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并受之制约和影响。

    取决于用什么样的战略方针作牵引。“积极防御”战略方针指导下的军事训练,必然与“主动攻击”军事战略指导下的训练有着根本区别;“先发制人”的作战方针与“后发制人”的作战指导,也必然对训练有不同要求。军事训练总是围绕服务于军事战略而展开的,而军事战略、作战指导方针一旦确定,就应当按照既定决策进行坚韧不拔的训练。毛泽东同志所说“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既是一种战法,更是一种战略策略,其精髓在于时刻把握主动,扬长避短地去战胜敌人而不被敌人牵着鼻子走。

    取决于用什么样的作战思想作指导。“练为战”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训练必须围绕打仗、瞄准打赢,必须贯穿正确的作战思想乃至先进的战术理念。因此,平时只有真正把作战思想、战术理念等贯穿、融合于训练之中,战时才能把平时的训练成果转化为作战行动和取胜效益。比如,联合作战是未来战争的必然要求,而平时只有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诸军兵种联合训练,战时才能有效组织真正意义上的联合作战。但如何开展联合训练的关键是确立什么样的联合作战思想,并据此来牵引和指导联合训练。

    取决于用什么样的武器装备作支撑。练兵肯定需要武器装备,不同的武器装备会产生不同的训练质量和效益;但用什么样的武器装备来练兵,应当由练兵者自主选择和决定。这里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练兵需要什么样的武器装备,就应当研制发展什么样的武器装备。过去强调“立足现有装备训练和打仗”,现在看来需要与时俱进。缺乏信息化的装备当然训练不出信息化的军队,平时训练必须有超前意识,用先进的作战思想、战术手段去研究和指导训练,将来一旦武器装备更新,就可以迅速运用新武器装备来训练和打仗。因此,我们要学会按照训练中摸索成熟的作战思想等去牵引武器装备发展,而不能让军事战略和作战思想被动地跟进和适应武器装备的发展,要让武器装备发展紧扣实战练兵需要推进作战方式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