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前沿

苏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协会

联系电话
0512-65563733
微信公众号

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军事前沿

当前位置: > 国防思想 > 军事前沿

新疆军区某装甲团组织官兵从“落伍”看发展
发布者:创始人 发布时间:2012-09-11

  落伍经历话变迁,视角独特引共鸣。新疆军区某装甲团在开展“赞颂科学发展成就、忠实履行历史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邀请官兵走上讲台,讲述他们特殊的“落伍”经历,折射国家和军队的发展变化,角度新颖,深化了教育效果。经本人同意,本期摘编其中3名官兵的发言内容,以飨读者。

    ——编 者 

    驻地经济大发展

    爱民模范连找不到助学对象

    【发言人】郭 强 2000年9月入伍,现任该团坦克五连指导员

    15年前,为了资助驻地贫困生,我们连队官兵自发设立“雏鹰基金”,并坚持开展“少抽一包烟,少喝一瓶水,助学献爱心”活动,先后资助驻地贫困中小学生53名,连续12年被军队和地方政府表彰为爱民模范连,一茬茬的五连官兵都把捐资助学视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但这两年,连队却很少能找到需要资助的中小学生了。

    近几年驻地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驻地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孩子们再也不用为上不起学发愁了。而且,前些年得到过我们资助的学生开始反过来拥军了。2000年得到过连队资助的维吾尔族学生热西浦·艾力高中毕业后,靠党的富民好政策发展养殖业致了富,今年“八一”节前给我们送来了两只羊。

    现在,驻地加强了防风固沙林和水利工程建设,农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作为一座新兴“石油”城市,石油产业的发展也为驻地创造了很多待遇优厚的就业机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拥政爱民”的观念也不得不随之转变。在助学方式上,我们由经济资助变为知识援助,开展“手拉手结对子,一帮一一对红”活动,由连队大学生官兵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为驻地中小学生补习功课。在助学对象的选择上,我们由资助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转变为资助高中生和大学生。

    装备换代速度快

    优秀教练员走下讲台变学员

    【发言人】李红岩 2002年12月入伍,上士,现为该团坦克一连班长

    我入伍10年,担任连队通信教练员8年。以前,我是连队战友眼中的专业“大拿”,先后多次参加上级组织的比武,4次被师团评为优秀四会教练员。

    可是,眼下我好像穿越到了10年前,变成了一名“新兵蛋子”。年初,全团装甲车辆更换某新型电台,科技含量更高,信息化集成更强,全团官兵喜不自禁。为了让新装备快速形成战斗力,团里成立技术攻关小组,作为全团的技术牛人,我当仁不让地成为攻坚力量。但是,第一天,看着满是“蝌蚪文”的说明书、眼花缭乱的电路图、错综复杂的电路板,我就一下子懵了。用这些年积累的老经验搞新装备技术攻关,急得我满嘴起泡也没整出眉目。坚持了不到10天,我打报告退出了技术攻关小组。

    连队中士李冯立接替了我,他是我带的新兵,4年前考入装甲兵技术学院士官大专班,现在刚刚分回部队1年多。他学的是通信技术,搞起攻关得心应手。一个月时间,李冯立带领攻关小组摸清了新装备的基本操作方法,还整理出《某新型电台常见故障排除方法》,让我非常佩服。现在,我由一名优秀四会教练员变成了在堂下认真听课的学员。

    我的落伍经历,恰恰折射出咱们军队的整体进步与发展。入伍这些年,军装换了两茬,伙食标准一涨再涨,装备也是日新月异。国防生干部、大学生士兵、直招士官进军营,给部队兵员结构带来了很大变化。作为一名老兵,不加强学习,很有可能就要被后浪甩到沙滩上啊!

    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

    “香饽饽”放映员遇到事业危机

    【发言人】苏西鑫 2002年12月入伍,上士,现为该团放映员

    我担任连队电影放映员9年了,先后6次被评为“岗位之星”。

    以前,部队业余文化生活单调,官兵每星期最渴望的事情就是能看上一场电影。那时候,很多战士要是看电影时遇到站岗执勤,都会非常沮丧。为这,还有人给团领导写信反映想看电影的迫切心情。所以,那时候看电影,经常是连队干部、党员担任哨兵。可以说,放映员在那时就是一个“香饽饽”,走到哪里都会有官兵主动跑过来问:“苏班长,这星期放不放电影啊?”但现在我这个放映员却感受到了“事业危机”。

    近几年,电脑在部队普及,网络通到了边关哨所,各类文化娱乐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大家想看什么电影,足不出户通过网络搜索很快就能找到,而且更新还非常及时。现在官兵见了我还会问:“苏班长,这星期准备放啥电影?”但这话可不是期待而是担心,担心放映他们已经看过的影片。鉴于这种情况,今年年初,团里下发通知,部队在营区原则上不再组织集体看电影。我的工作也变成了上网搜集优秀影视剧,挂在团局域网影视频道,供官兵下载观看。

    军队发展快,官兵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为这些变化叫好的同时,我的危机感也倍增。目前我正在加紧学习摄影、摄像技术,力争能制作一些反映官兵训练、生活的“微电影”,实现由放映员到“兵导演”的转变。

    (文字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田建忠、郑光伟、赵治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