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马永顺1933年从家乡河北省宝坻县头沟庄来到当时被称为“绿色监狱”的东北林区,受尽了日本监工和封建把头的欺凌和压迫。解放后,九死一生的马永顺满怀喜悦地投身于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林区开发建设,以忘我的劳动热情回报党的恩情。
马永顺曾靠弯把子锯一个冬天采伐木材1200立方米,一人完成6人的工作量,创全国手工伐木产量之最。他创造的“安全伐木法”“四季锉锯法”在林业战线得到推广。
马永顺曾多次被评为黑龙江省特等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并14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接见。
岁月如梭,可1959年全国群英会上周总理对他的教诲言犹在耳:“林业工人不但要多生产木材、出好木材支援国家建设,同时还要多造林、多栽树,实现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他估算了一下,他为共和国建设大半辈子采伐原木大约36500棵,欠大山这笔情,要用上山植树造林来还上。
经过马永顺的不懈努力,绿色一年年扩展、林子一年年长高。1982年,年事已高的他要退休了,却惦记着自己砍伐的树还有8000多棵没栽上,“这个欠账不还完。我死不瞑目。”他说。此后,他风里来雨里去,爬山翻坡植树造林。
1991年,已是近80高龄的马永顺估算了一下,他砍伐的树木数量还差近千棵没栽补上,他原打算用两三年时间把树栽完,但子女们怕他累坏了,于是召开家庭会议决定:从这年起,每年“五一”劳动节放假期间,由全家老少三代组成的“马家军”便上山造林。终于,马永顺的夙愿实现了。
马永顺从1982年退休后到1999年底,已坚持17年造林不止。他和家人已植树5万多棵。1998年,他因此荣获了联合国环保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