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19点,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是全家团聚、共享晚餐的温馨时刻。然而,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上海西北面一片陈旧的居民区里,却总能见到一个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男子,背着工具包,骑着一辆被上海人称之为“老坦克”的破自行车,穿梭在那窄窄的街巷深处。
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华灯初上之际,这个骑着自行车的背影,温暖了无数上海人的心灵。他名叫徐虎,被人亲切地称作“19点钟的太阳”。
1985年6月23日,为解决高峰时段水电故障,方便居民水电通畅,三只有醒目标示的“水电急修特约报修箱”出现在了徐虎所管辖的地区居委会、电话间、弄堂口。上面写着“凡附近公房居民遇到夜间水电急修,请写清地址,将纸条投入箱内,本人将热忱为您义务服务,开箱时间19点”,落款:中山房管所徐虎。
19点,从此成为徐虎生命中一个重要的时间。每晚的这个时刻,当千家万户围拢在一起吃晚饭、看电视的时候,徐虎总会奔波于去居民家中修理的路上,一诺千金,风雨无阻。从1985年到1996年的11年间,他除了外出开会、住院开刀,从没有失信过。徐虎总说:“如果我不去准点开箱,就意味着将有家庭在断水、断电中度过,我自己订的规矩得自己遵守啊。”
11年间的8个除夕夜,徐虎都没有和家人一起度过。因为他深知,越是节假日,用水用电量就越大,水电的故障就越多。1988年除夕,徐虎19时去开箱,发现三只箱子里没有一张报修单,于是便安安稳稳回家吃年夜饭,女儿徐洋看到这么“早”回来的父亲,高兴得不得了,还和父亲约定半夜12点一起放鞭炮。想不到夜里10点,还是有人来敲门,徐虎二话没说,立刻拿上工具袋匆匆出门了……
1989年、1995年和2000年,徐虎先后3次被评为全国劳模。在徐虎事迹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水电工开始挂出了夜间特约小木箱。上海普陀区房管系统的便民夜间报修箱一度从当初的3只增至116只,“当徐虎,学劳模”在上海普陀区房管系统已蔚然成风。劳模的精神,不单是传颂,而是确确实实得到了传递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