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风采

苏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协会

联系电话
0512-65563733
微信公众号

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军人风采

当前位置: > 红色传承 > 军人风采

指导员韩瑜:西北军营“合金钻”
发布者:创始人 发布时间:2012-06-15

    常年打井的人知道,合金钻是专门为钻透花岗岩、基岩等坚硬地层而设计的,是钻头之王。

    “要当好钻井连的带兵人,自身素质必须像合金钻一样过硬!”钻井三连指导员韩瑜的任职体会形象而深刻。

    见到韩瑜时,已在宁夏军区某给水工程团任连队指导员4年的他,正在为全连赴高原打井找水作教育动员。他个子不高,板寸头,黑脸膛,精瘦,声音洪亮,浑身上下透出果敢干练,看上去真像一枚无坚不摧的“合金钻”。

    “干部带头,自身过硬才能带好头”

    钻井连情况特殊,连长、指导员经常“两地分居”——各带一个排在不同地方打井。

    因此对钻井连指导员而言,政治干部懂军事这个要求更要落到实处,自身不过硬,说话没底气,战士不服气。用韩瑜的话说就是:“干部带头,自身过硬才能带好头!”

    2008年6月,韩瑜在给水工程团钻井一连任指导员。当时,连队正在固原市原州区庙湾村找水打井。一次,三班长王宁波作业时把钻杆掉在井内。韩瑜当即集合全连,劈头盖脸批评了王宁波一顿。

    没想到,不仅王宁波感到委屈,其他战士也说指导员乱批评人。韩瑜仔细了解才知道,原来当时打井任务繁重,很多新战士吃不消,王宁波抢着在气温最高的中午值班,由于作业强度高,体能消耗过大,出现了钻杆掉井的情况。

    再次集合全连,韩瑜一字一顿地说:“我不熟悉打井这个行当,没完全了解清楚情况就批评人。我向王宁波诚恳道歉,并保证把专业知识补起来,争当连队‘合金钻’。”

    一次,韩瑜主动操作钻机。在机器的轰鸣声中,他体力消耗极大,没几分钟就脸色发白。战士们想把他拉下来,他摆摆手说:“不动手打井,就永远当不了‘合金钻’。”

    就这样,韩瑜白天和战士一道在钻井旁操作,晚上在帐篷里钻研理论……渐渐地,他说话越来越在行。

    去年2月,连队赴鲁豫旱区打井。面对陌生复杂的地层,韩瑜带领技术骨干大胆改革工艺流程,创造性地在同一眼井采用3种钻进工艺,打井效率提高了70%。

    “过去站在旁边瞪眼看,现如今成了技术大拿。这样的指导员说话,谁不服气?”技术骨干、一班班长钱明利这样说。

    “啥样地层用啥钻头,带兵先要知兵”

    连队装备库里,钻头有很多种。有针对坚硬岩石的牙轮合金钻,有适用于松软粘土质的螺旋钻,还有专门对付塑性地层的合金钻……钻井前首先要勘察地层结构,选择对应的钻头,不然就会事倍功半。

    给记者普及了专业知识后,韩瑜话题一转:“啥样地层用啥钻头,带兵首先要知兵!” 他勤于思考,善于对症下药,做连队官兵的思想工作。

    时下网络小说风行,一些战士很着迷。连队曾采取“一禁二堵三处理”的措施,可效果不明显。连队几名干部找到韩瑜,商量对策。没想到韩瑜摇摇头:“网络小说也不能全盘否定。”他出人意料地在全连开了一个“网络小说座谈会”——

    “不瞒大家说,我也是个网络小说迷,恐怕比你们还要‘资深’。不过你们知道,看网络小说最‘伤不起’的是啥吗?”韩瑜风趣的开场白,让大家竖起了耳朵。他接着说:“我觉得最‘伤不起’的,就是看来看去,最后看了一堆文字垃圾。这个情况,大家说有没有?”

    大家纷纷点头,笑着说“有”。韩瑜因势利导:“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还是一人一个;可是你有一本好书,我有一本好书,我们全连60人交换阅读,大家算算自己能看多少本好书?我建议每人推荐一本好书,大家一起分享好不好?”

    话音一落,掌声四起。荐好书、读好书、评好书的热潮就此在连队兴起。

    “做思想工作和钻井一样,也得用巧劲!”韩瑜说。

    2009年底入伍的海军宁毕业于宁夏大学美术系,主修国画。到部队后他本想一展身手,没想到新兵下连被分到钻井班,原来握画笔的手握起了钻机。他感到委屈、无奈,没精打采,谁做他的思想工作都不管用。

    “你学的是国画,给连队画幅‘钻井群英图’吧。”晚饭后,韩瑜找到海军宁。

    “我画不了。”

    “为啥?”

    “我只管握钻机,没研究过其他工作岗位啊。”

    “不用心体验生活,哪能画出好画?要想画出体现打井兵生活、有震撼力的作品,你觉得该咋办呢?”韩瑜的话让海军宁陷入沉思。

    从那以后,海军宁像变了个人,不仅工作积极,还利用施工间隙创作反映官兵火热生活的画作。去年1月,团队专门为他举办了个人画展。

    “我们指导员做思想工作每次都能找对‘钻头’,打动人心……”许多连队官兵这样说。

    “不见甜水非好汉,为了乡亲再开钻!”

    韩瑜和他的兵至今难忘一年多前的那一幕——

    去年2月,连队到河南省嵩县田湖镇南洼村打井。这个村子曾请过不少地方钻井队打井,可一直没成功。

    韩瑜带领官兵反复测量、立塔,连续奋战16个昼夜,打出一眼108米深的井。万万没想到,出水后仅仅过了2个多小时,水就被抽干了。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娃娃,全村男女老幼齐刷刷地在钻机前长跪不起……

    “让干裂的田地浇上水,让乡亲的水缸里盛满水,是我们的最大心愿!”韩瑜挺胸站到废井旁大声对全连说,“钻头不过硬打不出井,本事不过硬服务不好人民!我们就这样认输吗?”

    “不见甜水非好汉,为了乡亲再开钻!”官兵们吼声震天,斗志重燃。韩瑜同工程师、技术骨干一起重新测量、勘察地形地貌、研究地层,仔细搜索水源,最后在村子东南角古河道交汇处定下井位。

    4月10日,韩瑜带人二进南洼村。经过13个昼夜奋战,官兵终于成功打出深180米、日出水量172立方米的甜水井,解决了该村700多人饮用水和900多亩农田灌溉问题。出水那一刻,泪水与泉水奔涌在一起!

    长年带兵为百姓服务,韩瑜和他的战友们严守群众纪律。2009年,韩瑜带队到宁夏固原西吉县新开村打井。村里的乡亲全是回族群众。连队一进驻,钻机还没架,就先架好清真灶,处处遵守当地民族习惯,老乡备受感动。为帮助旱区群众树立战胜贫困的信心,韩瑜组建理论宣讲小组,利用找水打井的间隙,走村串户宣传党的惠农富民政策,帮助大家坚定勤劳致富的决心。

    任指导员4年来,韩瑜带领连队参加了“百井支农富民”等10余个大项任务,为50多个村庄解决饮水困难。韩瑜带过的两个连队先后被总政治部和兰州军区表彰为“全军先进基层党组织”“基层建设标兵单位”“先进党支部”,分别荣立集体一等功、二等功,韩瑜个人荣立二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