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新闻

苏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协会

联系电话
0512-65563733
微信公众号

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时事新闻

当前位置: > 新时代国防教育 > 时事新闻

港媒:日媒炮轰政府软弱 要求加强对华反制
发布者:创始人 发布时间:2012-08-21

张望:日本人如何看钓鱼岛危机

  香港《明报》8月21日文章,原题:钓岛危机的日本论述 8月15日,当日本全国为韩国总统李明博登上和日本有主权争议的竹岛(韩国称为独岛)而感到震惊之时,香港保钓船突入钓鱼台宣示主权,令日本举国哗然。当天黄昏,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藤村修满头大汗地在首相官邸会见日本记者团,强调尖阁列岛是日本固有领土,在历史上和法律上都不容质疑,对香港保钓人士的登岛行为表示遗憾。

  韩国总统登岛,香港保钓抢滩,美国宣布中立。2012年的战败纪念日,日本的东亚外交突然面临四面楚歌的境地。

  质疑钓岛争端为中国海洋扩张一环2010年中日撞船事件后,日本国内即开始频繁讨论钓鱼台问题,其主流见解概括如下:

  第一,明治日本于1879年接管琉球和钓鱼台,1895年正式兼并。二战后,美国明确把钓鱼台列入其托管的琉球群岛之内。美国依照1971年归还冲绳的条约,把钓鱼台的行政管辖权交给了日本。研究中日关系的东大学者服部龙二年初在接受NHK采访时断言,1972年9月周恩来在接见时任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时表示暂先不谈钓鱼台问题,可视之为中国主动放弃钓鱼台主权。

  第二,中国大陆和台湾积极声称拥有钓鱼台主权,是在1968年联合国报告指出钓鱼台附近有丰富的石油蕴藏之后。中国大陆于1960年出版的《世界地图集》明确标认钓鱼台为日本领土。

  第三,1990年代后期,中国崛起,日方怀疑中国借钓岛问题有计划地逐步实施海洋扩张。理据是,中国在1992年单方面公布《领海法》,把钓鱼台列入中国领土。今年7月,前日本外交官东乡和彦在东京的一个论坛上披露,2008年12月,两艘国家海洋局所属的中国海监总队船只环绕钓鱼台一周并长时间逗留勘察,事后高调宣传要打破日本有效控制,此举令日方震惊。

  对于日方主张,中方专家的见解和反驳如下:

  第一,早在15世纪明朝时期中国就有文献和地图记载钓鱼台。

  第二,钓鱼台不是琉球的一部分。清朝在1894/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签下不平等的《马关条约》,把包括钓鱼台在内的台湾割让给日本。1945年日本战败,根据1943年的《开罗宣言》,《马关条约》全部失效,钓鱼台作为台湾附属岛屿理应归还给中国。

  第三,中国大陆出版的地图册标示尖阁列岛,并不代表中国官方正式承认钓鱼台属于日本。有中方智库人员指出,1978 年邓小平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当时日方并无异议,但这一协定到2010年被日本单方面推翻。

  钓岛成日本国内政治斗争议题

  一直以来,中日两国政府基于双边关系大局,有默契地低调处理钓鱼台领土纠纷。然而,2010年撞船事件,没有执政经验的民主党不熟悉钓鱼台问题背后的复杂性。菅直人政府在中国的强力外压下释放船员,令日本国内各界普遍萌发屈辱感和弱国心理,亦成为在野党攻击执政民主党的有力武器。自民党女议员丸川珠代当时声泪俱下,控诉为何公开执法真相录像的海上保安官要被逮捕,而恶意撞击日本执法船的中国船长却被释放。2011年3 11大地震后,日本举国面对前所未有的危局,民主党政府的执政能力进一步受到质疑,整个日本社会弥漫着一股强烈的、要求改革的危机感。这股求变情绪反映在具体政策议题上,对内是反核电,对外就是钓鱼台。

  就是这样,在中国人意识中作为抗日卫国象征的钓鱼台问题,在日本变成了重拾国家自信的政治斗争工具。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今年4月突然提出购买钓鱼台,其主要目标不是中国,而是民主党政权。结果,野田政府被迫得不得不作反应,开始商讨钓鱼台国有化。

  这次香港保钓人士登岛事件,日本媒体发现大量海上保安厅船只没有全力堵截,而是有计划地诱导香港保钓船在指定地点靠岸。日本外务副大臣山口壮在8月19日参加NHK 讨论节目时坦言,这次事件和2010年不同,中日外交沟通管道畅顺。日本国内怀疑,为了消费税法案而忙得焦头烂额的野田政府从一开始即有意以非法入境遣返的手法迅速平息事件。日本媒体和在野党猛烈炮轰野田政权软弱外交,要求加强海上执法,从速制定反制战略。由于野田在8月8日明言将在不远未来解散众议院实施总选举,下半年日本政权更替在即。在野自民党和急速冒起的、以大阪市长桥下彻为核心的改革力量大阪维新会,现在都在摩拳擦掌地准备选战。未来数月,钓鱼台作为日本国内政治议题势必被再次集中炒作。

  以创造性智慧和平解决领土争端

  美国前任在台协会主席Richard C. Bush(卜睿哲)于2010年出版《一山二虎:中日关系的现状与亚太局势的未来》(The Perils of Proximity: China-Japan Security Relations)一书,专门探讨中日海上领土纠纷。作者指出,钓鱼台主权争议问题复杂,而且涉及双方东海专属经济区划界。中日之间的历史恩怨,双方的国内政治和民族主义情绪失控,对情报的误判及文武关系(civil-military relations)的失衡,都极易触发两国间不必要的冲突。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近年来也对两国关系的恶化忧心忡忡。北京大学国际政治学者王逸舟在其新着《创造性介入:中国外交新取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一书中指出,在中国崛起的战略机遇期,中国要成为一个谦虚而谨慎的大国,以创造性智慧积极化解涉及主权边界的安全挑战。在中日领土纠纷问题上,王引用了日本着名中国问题专家、早稻田大学亚太研究院天儿慧教授的大胆构想。该构想重新思考传统的国家主权观念,提出共同主权,联合执政的新思维,建议中日首脑应先冻结领土争议,在钓鱼台建立禁止私自进入的共管地带。两国各自派出专家,就这一地区的问题展开讨论和对话。

  中国和日本都是东亚地区的大国,也是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为了防止两方国民的相互对立进一步激化,东京和北京都有必要保持冷静克制的态度,竭尽全力以和平方式解决钓鱼台领土纠纷。(作者为日本早稻田大学亚洲研究机构当代中国研究所专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