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新闻

苏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协会

联系电话
0512-65563733
微信公众号

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时事新闻

当前位置: > 新时代国防教育 > 时事新闻

军报: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内涵
发布者:创始人 发布时间:2012-08-23

   以什么样的旗帜引领进步,用什么样的理论指导实践,走什么样的道路推进发展,靠什么样的制度保障发展,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一定要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性创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同人民一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抉择。抉择是历史的规律性与主动性的统一。当中国在沉睡中被西方列强的炮声惊醒时,已经在起跑线上输给了欧美发达国家。直到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思想武器,把社会主义作为救国图强的唯一道路,在苦难深重的中国高举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旗帜,带领人民英勇奋斗,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才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决策,赋予了社会主义新的内涵和生机活力,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同人民一道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把握时代主题,顺应时代潮流,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冲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带来了历史性突破,开创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崭新局面。中国从贫穷落后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出口贸易总额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大多数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已经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制造业大国,实现了人民生活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是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越来越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越来越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同人民一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新。人类对客观世界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过程。我们党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四大基本问题的认识就是不断深化的过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对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创造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21世纪。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继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旗帜就是标志,它表明了道路的性质;旗帜就是目标,它指明了道路的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它显示了道路的引力。举起一面科学的、公正的、人民的、进步的旗帜,就能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吸引力、凝聚力,就是推动历史发展进步,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激发各种社会活力的根本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至关重要,它是方向所指、希望所在、力量所系、形象所依。有了这面旗帜,才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才能树立良好形象、赢得世界声誉。正是在这面伟大旗帜指引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中华民族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创造力,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事实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选择。必须坚定不移地用这一伟大旗帜引领伟大事业、推进伟大工程、实现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这条道路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有机结合,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艰辛探索的智慧和心血,顺应了人民的新期待,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唯一正确道路。实践充分证明:这是一条富强之路,沿着这条道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这是一条民主之路,沿着这条道路,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发展、法治更加健全,人民政治权利得到有效保障;这是一条文明之路,沿着这条道路,文化事业全面繁荣,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大幅提高,人民精神生活更加丰富;这是一条和谐之路,沿着这条道路,人民生活迈入小康,社会安定有序,社会保障不断完善。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走这条道路不动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这一理论体系是党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理性认识,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锐利思想武器,是我们解决改革发展中矛盾和问题、战胜前进道路上风险和挑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行动指南。它把社会主义发展与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共同富裕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国家的兴盛和人民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思想、凝聚意志、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面对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其耀眼的真理光辉,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这一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这一制度对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至关重要。它所包含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是体现和永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保证。这一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保障。中国奇迹、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震撼,一切都根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这一制度不动摇。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继续解放思想,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思想武器。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回顾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实践创新每一次推进,理论观点每一次突破,理论宝库每一次丰富,都伴随着思想的解放。没有真理标准大讨论引发的思想解放,就没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确立;没有思想解放,就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们要紧紧围绕推进改革发展解放思想,不断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破除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障碍,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破除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思想障碍,树立勇于变革、锐意进取的思想观念。要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既要坚信马克思主义,从“过时论”等错误观点中解放出来,又要从本本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深化改革开放,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事实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过去30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勇气,坚持不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找准深化改革开放的突破口,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

    坚持科学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根本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大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的人民民主,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大力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保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根本保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实现一次次与时俱进,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有党的正确领导。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必须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必须以强烈的紧迫感、责任感,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展党内民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坚定不移反对腐败,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