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国务院、省政府批复同意苏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合并设立姑苏区 吴江撤市设区

9月1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古城三区合并为姑苏区,吴江市撤市设区。区划调整后新城区直接接壤上海,各主要经济数据将达全市一半。新行政区挂牌前,吴江市、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仍正常行使职能,确保企业及群众办事不受影响。【详细】
一、为什么要做区划调整?

去年,平江、沧浪、金阊三个城区地区生产总值合计仅占苏州市区的11%。古城三区现实发展中遭遇的种种制约和瓶颈也日益凸显。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大背景下,正快步迈向“大城时代”的苏州其城市功能和布局必须在科学整合下有效提升和优化。与此同时,作为苏州市的“南大门”,吴江撤市设区使该区域既保持了原有体制机制的活力优势,又获得了中心城区功能新的发展优势,【详细】
由于古城保护涉及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等三个发展主体,长期以来,古城规模化成片保护的格局始终未能充分实现,更由此带来功能布局类同、环境整治管理各自为政等相应难题。随着三城区合并成立“姑苏区”,苏州古城保护的新局面将由此开启。【详细】
区划调整后,姑苏区面积只占全市的1%,却拥有云岩寺塔(即虎丘塔)、瑞光塔、苏州文庙及石刻、拙政园、留园、太平天国忠王府、玄妙观三清殿、网师园、环秀山庄、罗汉院双塔及正殿遗迹、耦园、报恩寺塔(即北寺塔)、盘门、狮子林、沧浪亭、艺圃、全晋会馆、俞樾旧居(即曲园)等1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全市的52.9%。【详细】
作为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重大战略性文化工程,大运河申遗正进入“倒计时”阶段。而在中国大运河沿线8个省市35个地级市中,以城市的概念纳入中国大运河申遗,苏州是惟一一家。换句话说,一旦大运河“申遗”获批,就意味着苏州古城“申遗”工作取得了成功。【详细】

“姑苏”历史上一直是“苏州”的别称,姑苏区涵盖了原来古城三个区的范围,更能体现苏州的文化内涵”。在许多人心目中,“苏州”、“金阊”、“平江”与“沧浪”等名词历史都十分悠久。不过,就岁数而言,“姑苏”这个典雅的名字更胜一筹。【详细】
吴江区的发展定位已经明确:今后将着力建设“南部现代新城区、优势产业新板块、开放创新新高地、和谐乐居新家园”,构筑苏州中心城市,接轨上海新前沿。吴江并入市区后仍执行原有房产政策,目前不会限购。【详细】
市纪委、监察局具体将从五个方面加强监管,从五方面监管区划调整工作,在督查的过程中以及群众的来信举报反映过程中,涉及到有关违法违纪的问题,第一时间查处,并及时将全部查处情况向社会公布。【详细】
反响
【做强中心城市之“核”】三城区干部群众期盼姑苏区一体化实现“1+1+1>3”
姑苏区成立后,将破除影响老城区招商引资工作的资源、体制、政策三大瓶颈,放大城区产业集聚效应和资源共享效应。古城是苏州的精华和最响亮的名片。设立姑苏区,必将极大提高苏州文化旅游名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区合并”后,新的行政区实力会大增,各项社保政策将更加全面、更加周到,居民百姓必将得到更多实惠。【详细】
【尽享苏州同城之“利”】吴江干部群众冀望“撤市设区”进一步增强区位优势
吴江撤市设区,对于吴江来说,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它既保持了吴江原有的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又获得了城区功能的发展优势。民营企业还可以充分发挥同城效应,提升企业发展水平。在苏州中心城市接轨上海的前沿阵地上,加快进军国际市场。【详细】
相关阅读
苏州,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苏州古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民国时期,1928年苏州设市,1930年被废,1949年复设市。1983年起全市总面积达到8488km2。【详细】
近年来,全国许多地区都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优化。通过区划调整优化,小区合成大区,弱区变成强区,对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不断显现。这些都给了我们正面、有益的启示。来看看京沪杭的表率。【详细】
11年前的吴县市撤市分设两区,是距今最近的一次苏州中心城市行政区划重大调整。这次行政区划调整,对原吴县市地区发展能带来什么,对苏州中心城市发展又影响几何?【详细】
关于公布行政区划调整工作 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的公告
为了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强化监督力量,保障我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工作顺利进行,欢迎广大干部群众踊跃举报各类违纪违法行为。市纪委、监察局举报电话:12388;举报邮箱:wsjb@jjw.suzhou.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