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新闻

苏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协会

联系电话
0512-65563733
微信公众号

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时事新闻

当前位置: > 新时代国防教育 > 时事新闻

全军基层文化工作会议经验交流发言摘登
发布者:创始人 发布时间:2012-09-17

  在落实“四有”中增强活力

    ■沈阳军区某集团军炮兵旅

    我们旅坚持把《纲要》规定的“队列集会有歌声、周末假日有活动、重大节日有晚会、每月体育有比赛”,作为开展基层文化工作的基本要求,努力形成落实有序有力、官兵喜闻乐见、不断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近年来,旅被总部评为基层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旅业余演出队被评为全军优秀业余演出队,4人次获得全国文化部小品大赛一等奖。

    队列集会歌声“唱”起来。我们精选100首优秀歌曲印发连队,广泛开展“卡拉OK”比赛、“军营演唱会”等活动。为帮助官兵提高演唱的品位和水准,我们还邀请军旅词作家胡宏伟及驻地声乐老师来部队现场辅导。现在,官兵一列队歌曲就唱起来,部队一集会歌就拉起来,每名官兵都能唱30首以上歌曲,一半以上的连队成为“百歌连”。

    周末假日活动“热”起来。我们成立摄像照相、街舞表演等17个活动小组,每到周末官兵都可自由参加自己喜爱的项目。每逢假日,广泛开展“活力大冲关”“今天我最大”等文体娱乐活动,把各营组建的8支特色文化队伍拉到广场,让威风锣鼓敲起来、东北秧歌扭起来、时尚街舞跳起来,使活动富有浓郁的趣味性群众性。

    重大节日晚会“亮”起来。每年春节、“八一”等重大节日以及重大活动,我们统一排演文艺晚会。今年,我们结合纪念建军85周年排演了《走向信息化》专题晚会,集中展现全旅官兵大干信息化的战斗风采,官兵观看后反响热烈。这台晚会还参加了军区“北疆兵歌”业余文艺会演,获得专家好评。近3年,我们自编自演的小品《对抗》、相声《斗嘴儿》等12个节目在全国全军获奖。坐唱《喜事》荣获中国曲艺“牡丹奖”,参加2009年全军“八一”晚会,受到胡主席亲切接见。

    每月体育比赛“火”起来。我们把体育活动区分营区内和营区外进行组织。在人员比较集中时,以营为单位开展篮球升降赛、足球联赛等群体性赛事。部队野外驻训期间,开展按图行进接力赛、弹丸托举创破纪录等竞赛活动。设立“先锋杯”“龙虎榜”,每次赛后军营广播、战神快报和旅政工网都通报赛况,每项比赛都进行颁奖表彰。旅篮球队先后4次荣获全军“八一杯”业余篮球通讯赛冠军奖。

    运用网络媒体延伸军营文化

    ■北京军区某集团军防空旅

    我们防空旅适应信息化条件下部队建设发展趋势,积极挖掘丰富网络新媒体功能,运用军营网络开展基层文化活动,进一步拓展了军营文化的内容、形式和空间。今年4月份,北京军区在我旅组织了基层文化建设现场观摩交流活动。

    高起点构建网上文化活动平台。一是营区网络平台。目前,全旅每个营区都有互联网吧,每个连队都有微机室,每名官兵都有一台电脑,网络联通率和覆盖率达到100%,旅政工网日均访问量1100多人次,被总政、北京军区评为优秀政工网站。二是野战移动平台。开设野战局域网,做到了部队驻训到哪里,信息网络就延伸到哪里,网上文化活动就能够渗透到哪里。三是户外显示平台。在每个营连门前安装文化信息窗,在广场安装LED显示屏,在营区主干道路设置户外高清LCD数码灯箱,实现了网络触角延伸到营区各个角落。

    高品位打造网上文化活动乐园。在网上设置“动感乐吧”“佳片有约”等栏目,把官兵喜爱的歌曲影片不断充实到网上。开通益智游戏,引入对战游戏。特别是植入功能游戏,将旅里研发的创新理论闯关游戏、理论热点连连看等挂在网上共享。将军区、旅历年来的精品节目,旅电视台拍摄制作的480多部专题片,官兵创作的2800多件个人作品,在旅政工网上循环展示。

    高效益推动网上文化活动开展。下发《基层官兵学网用网措施》,坚持“年部署、月统筹、周协调、日调控”的模式,保证官兵有时间、有条件、有秩序开展网上文化活动。针对每个工作阶段特点和重大节日文化内涵,精心设计主题活动。新兵入伍组织发表“军旅印象”网上感言,“五四”青年节组织开展“军旅梦想”网上演讲,清明节组织进行网上祭扫、缅怀先烈,让官兵在写网文、读网帖中陶情励志。着力培养骨干队伍,定期组织集中培训。指导营连成立动漫DV、媒体编辑等26个兴趣创作小组,制作出《星火燎原》《军营趣闻》等620多部网络文化原创作品。

    精心打造边防特色文化

    ■新疆军区某边防团

    我团注重利用大漠自然环境、军人戍边传统和民族优秀文化,着力打造富有时代气息、体现部队特色的边防文化,有效激发了官兵铁心向党、忠诚戍边的政治热情。2010年以来,先后被兰州军区表彰为先进团党委和人才培养先进单位。

    构建“一连一哨一特色”的边防景观文化。我们因地制宜为每个连队和哨所建成匠心独具的边防特色景观。将团队精神制成雕塑石碑,将名言警句、军旅格言刻在石头上,布设在营区显著位置。团统一制作连标石、连歌石、连魂石、国旗石,作为每个连队的标志景观。各营连自己动手,在营区附近山头上用洁白的石头摆嵌出祖国版图、“艰苦奋斗、卫国戍边”等图像标语。选取天山雪松、大漠胡杨等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树木,发动官兵人人认领一棵“成长树”,按照“八一”“军旗”等形状栽种,从新兵到退伍全程照料,建成边防连队特有的绿色文化长廊。建立“地图墙”,设置“电子沙盘”,将精武标兵、训练尖子的照片和事迹镶进灯箱橱窗。在每个哨所竖立枪刺雕塑,在边防二连建立“尚武精武”园,在阿拉山口建造“英雄山”。在训练场、巡逻线、界碑前,摆放“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等石刻。

    用好“忠诚守防、铁心戍边”的传统边塞文化。我们将《出塞》等24首边塞诗词编印手册,组织观看《在那遥远的地方》等影视剧。将阿拉山口边防连的艰难创业历程,拍成纪实片《魂归边关》;搜集整理老一代戍边人打猎充饥、化雪止渴、用动物皮御寒等真实感人故事,汇编成口袋书,作为基层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教材。重新修缮整治老边防住过的地窝子、老哨亭、旧营房,组织官兵游历参观。定期举办“边关美”摄影展、草原文化夜市、雪地足球等文艺活动,愉悦官兵身心,锤炼戍边本领。

    吸纳“和谐和睦、自强奋进”的民族文化精髓。我们组织官兵学习驻地34个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汲取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广泛开展学民族语言、学民族舞蹈、学民族习俗和交民族朋友“三学一交”活动。积极与地方协调,将博乐市文化馆等文化场馆作为基层文化活动第二课堂。与驻地9支演出队结成对子,联创联演文艺节目,共同参加各类文艺活动。

    坚持不懈抓好群众性体育活动

    ■济南军区某集团军炮兵旅

    我们旅着眼强健官兵体魄、磨砺官兵意志、激发战斗精神,对群众性体育活动常抓不懈,有效促进了官兵全面发展和部队战斗力提升。旅被总政表彰为“全军文化活动先进单位”。

    创造良好条件,满足多样化需求。在场地上,我们区分层次,分别修建大型文体广场、文体活动中心,为每个营修建塑胶篮球场,为每个连完善健身室等活动场所,为每个班配发哑铃等体育器材。在活动项目上,积极引进街舞、攀岩等10多种新兴体育项目,定期组织定点投篮、双人绑腿赛跑等趣味体育运动。在骨干配备上,全旅常年保持300多名各类体育骨干,每个连均有1名以上三级体育裁判。这些举措,使基层组织活动有场所,官兵人人能参与。

    精心设计内容,强化育人功能。我们将群众性体育活动围绕提高官兵素质来设计,融入军事训练实践去开展。旅每月组织建制连5公里越野争霸赛,每季度组织“炮兵五项全能”赛,适时开展雪野突障、沙滩长跑等比赛。每年野外驻训都因地制宜引进定向越野、丛林奔袭等社会流行的体育运动,组织官兵在复杂地形、恶劣天候条件下摔打锻炼提高基础技能。借鉴“军事五项”训练模式,将定向拖炮、弹药装填、搬运炮弹等专业训练内容纳入体育活动项目,以炮班为单位经常开展组合训练提高专业技能。模拟《光荣使命》军事游戏的场景设置,依托渡海登岛障碍场、心理行为训练场开展真人CS对抗,让官兵在游戏活动中提高战术技能。

    搞好统筹规范,保证活动经常。我们坚持把群众性体育活动与教育训练一起研究筹划、一道部署安排。无论在营区内开展日常工作,还是到营区外执行训演任务,全旅上下都严格按计划有序落实体育活动。旅每年举办一次以军事技能、体能技巧为主要内容的“赵章成杯”军事体育运动会,激励官兵各显其能破纪录、争先创优当标兵。贯穿全年开展“战神杯”篮球联赛、“精武杯”足球联赛、“奋进杯”乒乓球联赛等球类比赛,采取连连见面、循环进行的方式,从年初打到年尾,做到了班排每周有体育活动、营连每月有体育比赛。近3年,有12名体育骨干立功、180多名体育骨干优先选晋士官,推动了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

    制作DV动漫丰富官兵文化生活

    ■南京军区某集团军装甲旅

    我们旅积极适应官兵精神生活的新需求,坚持把DV动漫作为军营文化建设新的增长点,努力推进创作运用,有效增强了军营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促进了部队全面建设,旅被总部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

    着眼部队需要,不断完善DV动漫创作条件。把完善DV动漫创作硬件设施纳入旅信息化建设规划,努力实现创作有场地、制作有设备、欣赏有终端。目前全旅有1个DV动漫创作中心、10个营创作室、75台DV摄像机和86台专用电脑,基本上满足官兵开展DV动漫创作的需求。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结对子帮、办班轮训等方法培养骨干人才。目前,旅动漫创作中心有6名技术过硬的动漫能手,每个营有2至4名动漫骨干,每个连有1至2名动漫制作人员;连以上单位都有能独立制作DV作品的骨干队伍。围绕“网上有板块、电视有栏目、银幕有影像”,把拍摄制作的DV动漫作品分类挂到网上,供官兵点击观看和讨论点评。

    紧贴基层实际,持续推出DV动漫优秀作品。坚持围绕上级倡导的、紧跟部队关注的、抓住官兵关心的问题,筹划设计题材,形成了官兵成长记录、重大主题教育等系列作品。针对DV动漫创作技术要求高、周期长等特点,每个时期突出一至两个重点创作推出优秀作品。着力打造的“丫丫有约”栏目,每月围绕官兵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访谈。集中力量制作的《我的青春之歌》,用真人真事引导大学生士兵正确看待困难挫折,增强立足岗位成才的信心,获军区优秀动漫一等奖。

    注重融入渗透,充分发挥DV动漫功能作用。我们把《光荣使命》军事游戏改编成真人和DV动漫相得益彰的情景剧,进一步丰富了官兵文化生活的表现形式。组织官兵观看《良好习惯从我做起》等动漫作品,以及记录亲人期盼、战友祝福、领导希望的DV短片,在寓教于乐中端正官兵价值追求,升华思想境界。把先进典型的成长故事做成动漫,用DV拍摄一些日常违规违纪现象进行回放讲评,在正反对比中树好导向。利用训练动员、训练间隙和训练总结等时机,组织官兵观看《尖子是怎样炼成的》《擂台我最牛》等反映火热训练场景的DV动漫作品,激发了官兵训练热情。

    把小散远单位建成文化乐园

    ■广州军区某通信团

    我们团针对官兵分布在70多个值勤点上、部队高度分散的实际,坚持用多姿多彩的基层文化丰富官兵生活、凝聚官兵思想,有力激发了官兵爱连队、建哨所的光荣感责任感。团多次被广州军区表彰为基层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学习成才先进单位和全面建设先进旅团。

    挖掘潜力抓建设。采取家底经费拿出一点、争取地方政府支持一点等方式,对全团所有连队哨所文化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实施网络“哨哨通”工程,将光纤铺设至每个哨所,搭建政工网、训练网、视频网“三网合一”的宣传文化工作平台。把官兵喜爱的文体器材配发到每个值勤点,建设数字图书室和连史室,配发数码高清DV摄像机、触摸屏黑板等设备。对只有两三名官兵的哨位,也配齐书柜、电脑、台球桌等“七件套”。

    活动经常不断线。我们指导各营连组建舞龙舞狮、秧歌腰鼓等各类兴趣小组,结合迎春晚会、欢送老兵等时机,开展兵说兵事、兵唱兵歌、兵演兵情。连队哨所定期开展棋牌、板报、拉歌、号码速记等小竞赛、小评比,让人人都有展示文体才能的机会和舞台。积极与驻地单位建立文化协作机制,共同开展建军85周年红歌会、“党在我心中”读书交流等文体活动。我团驻深圳六连汲取驻地文化建设成果,形成了“知荣明耻、争先创优”的连队精神,被军委授予“深圳特区精神文明好六连”荣誉称号。

    文化服务到一线。我们坚持把最新的文化产品送到每个连哨,使千里之外的官兵,同步共享文化建设成果。我们经常邀请战士文工团、南方歌舞团等军地文艺团体到基层慰问演出,官兵不出营门就能享受文化大餐。组成电影放映队,常年巡回放映,确保所有官兵每周至少看上一次电影。今年来,依托军区文化工作站和驻地文化公司协调片源,为官兵放映《建党伟业》《歼十出击》等50多部优秀影片,还到驻地影剧院租借《蝙蝠侠》等热门影片,及时发送到各小散远单位,与地方院线同步上映,满足了官兵看新片大片的需求。我们依托团流动图书馆、营连流动图书站,每月组织一次图书更换交流。在地方文化部门帮助下,为全团官兵制作“一卡通”,实现在全省所有公共图书馆免费借阅。

    用先进军事文化培育戍边精兵

    ■云南省军区某边防团

    我团在基层文化建设中,注意发挥营区文化、战场文化、优秀民族文化的育人功能,丰富活跃了部队文化生活,激发了官兵激情干事业、忠诚守边防的内在动力。团被国家边海防委员会表彰为“全国边海防工作先进单位”,被成都军区评为“参加和支援西部大开发先进单位”。

    建好营区文化,打造励志怡情的家园。我们为连队配发大容量电子图书、多功能音响等文体器材,创建文化专题网页,充实荣誉室、军史馆内容。建成文化林、励志石、生态园,在菜园搭建绿色文化长廊。坚持每周举行一次“快乐周末”文体活动,组织营连开展读书演讲等比赛。广泛开展军营动漫制作等活动,把官兵巡逻执勤、执行任务的精彩瞬间和防区独具魅力的自然风光拍摄下来,发给每个官兵观赏留念,在团政工网上开展摄影展评、视频展播等活动。

    用活战场文化,丰厚爱军精武的沃土。我团驻地是当年战场遗址。我们为每块界碑建立巡逻执勤文字图片档案,梳理界碑历史和界碑发生过的英雄故事,让官兵经常诵读,深刻领悟。每次巡逻执勤都开展向界碑宣誓、在国门前留影、写日记感言系列活动。我们将当年官兵作战时留下的血书、家信、旧照、战地日记等遗物展示在碉堡内,新兵下连、新任干部到职等时机,我们都要带领大家瞻仰遗物、诵读书信,感悟先烈“爱祖国高于一切,为祖国牺牲一切”的爱国情怀,坚定戍边卫国的信心。我们将弹药箱、炮弹壳等装备器材摆放在坑道和猫耳洞内,恢复道壁、洞口楹联诗词、战斗口号,利用声光电等手段模拟当年实战环境,组织官兵蹲坑道啃干粮、钻猫耳洞、穿越生死线,在实战环境中受到战斗文化的锤炼。

    吸收优秀民族文化,夯实爱民固边的基石。我们开设民族文化大讲堂,编写《戍边儿女英雄传》等文化书籍,把瑶族竹竿舞等文体项目引入军体运动会,组织开展唱民族歌曲、跳民族舞蹈活动,吸收改编了“稻作舞”等10多个民间文体节目。与驻地麻栗坡县歌舞团等单位开展文化结对共建活动,每逢重大节日共同举办双拥文艺演出活动。组织官兵参与壮族“尝新节”、苗族“赶秋节”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联欢活动。

    军营文化随战舰走向远海大洋

    ■海军某驱逐舰支队

    我们针对经常执行远海训练、远洋护航、迎外出访等任务的实际,坚持把充实内容、创新方法、拓展功能作为文化工作的重点,广泛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远海文化活动,促进了官兵成长进步和部队全面建设。支队先后被总部表彰为“基层建设先进师旅团”“军事训练一级单位”“文化活动先进单位”“人才培养先进单位”。

    “甲板文化”活跃海上生活。我们突出“核心价值观在深蓝航线上闪光”这个主题,利用重大节日、任务转换等时机,组织誓师签名、列队升旗、鸣响汽笛等仪式,举办“十佳战斗队员”“护航尖兵”颁奖典礼。每月组织一次甲板运动会,经常开办武术小课堂、组织健身“T台秀”、定点折返跑等活动。发动官兵在罐头盒里种蒜苗,开展“拔苗助长”蒜苗高度赛,使生命之绿装点舱室、调节情绪。168舰在护航任务中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

    “蓝网文化”满足精神需求。我们注重建设战舰网络文化,使“信息孤岛”变成了“数字花园”。每天下载最新新闻资讯、电子报刊等上传到局域网,开设“水兵之家”论坛,设立音乐客栈等板块,开展“凝眸深蓝”摄影展等活动,鼓励官兵将自己制作的作品都在网上“晒”出来。在执行的5批次护航任务中,官兵先后在网上发表了3万多条精美短信、2000多篇散文诗歌,成为护航官兵精神文化生活的亮丽“风景线”。开设“直通故乡”专线,组织“越洋传情”活动,让官兵现场聆听军委、海军首长嘱托和亲人的问候。联系后方人员拍摄亲情短片传输上舰,让官兵在万里之外能看到娇妻幼子。

    “出访文化”打造过硬品牌。我们每访一国都设定舰艇开放日,向上舰参观的当地民众介绍通道文化中的四大发明、历史故事、名胜古迹、谚语民俗等内容。每靠一港都举行甲板招待会,悬挂中国结等装饰,播放《春江花月夜》等民族乐曲,把战舰营造成传播中华文化的窗口。按外交惯例精心组织各项礼仪礼节,舰艇进出港时盛装“站坡”,靠泊期间挂满旗、满灯,迎接重要外宾上舰时设置仪仗队或军乐队,进行拜会时积极传播建设和谐海洋的愿景,参加中外文艺联欢时唱响海军特色歌曲,展现了中国海军自信、开放、文明的良好风貌。

    开垦戈壁雷达兵的文化“绿洲”

    ■空军雷达兵某旅

    我旅所属的雷达营站大都驻守在环塔克拉玛干沙漠数千公里的边防线上。针对部队驻地位置重要、自然环境艰苦恶劣的实际,我们努力构建富有边疆、民族、兵种特色军营文化,激励官兵扎根大漠、安心戍边、建功军营。近几年,旅被评为全国拥政爱民模范单位、全军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全军人才培养先进单位、全军基层建设先进师旅团和空军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不断优化基层文化生活大环境。我们坚持把基层文化建设作为凝神聚气、拴心留人的“兵心工程”来抓。为所有基层单位建起标准规范的KTV俱乐部、灯光球场等活动场所,升级改造军营广播系统和草坪音箱设备,配发一体机、DV机等大批文体器材。组织官兵建起“好四站精神代代传”主题文化广场,建成“英模路”“精武路”等四条文化大道,修建“边疆情”瓜果长廊等文化景观,使营区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景都有了文化内涵,成为官兵竞相涉足的“军营名胜”。 

    精心用好管好网络文化新空间。充分发挥网络特点,做到“兵撒千里一网连,乐在方寸天地间”。在旅政工网上设立昆仑文化乐园栏目,建成书籍、图片等8类网上资源库,开辟连队视窗,设立网上基层文化展示板块,开展“网络明星”海选等活动,发动官兵“秀”短片、“亮”特长、“晒”心情。依托部队远程视频网络系统直播官兵文艺表演,相隔百里千里之遥的官兵有时还联合演出一台精彩的晚会。

    着力保持军营文化建设高品位。把部队优良传统、边疆优秀文化资源融入军营文化建设中,使官兵增长见识提高境界、陶冶情操提振士气。我们把一代代雷达兵鏖战昆仑、战天斗地英勇事迹,编成故事集、拍成纪录片、谱成队列歌,让官兵讲英雄故事、唱英雄歌曲、做英雄传人。围绕“警惕、坚韧、优质”的雷达兵职业道德规范,积极构建特色鲜明的“天网”文化,将各雷达阵地冠以“天眼”“天哨”“天盾”等具有浓郁雷达兵气息的名称。每次执行重大任务,都要组织官兵观看《天网傲苍穹》纪录片,开展集体宣誓、挑应战表决心活动,让官兵深刻感悟“西部天疆第一哨”的重大责任。近年来,我旅圆满完成了各项重大任务,受到上级机关高度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