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新闻

苏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协会

联系电话
0512-65563733
微信公众号

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时事新闻

当前位置: > 新时代国防教育 > 时事新闻

南京军区炮兵防空兵基于信息系统的夜间实弹演习
发布者:创始人 发布时间:2012-09-26

9月13日19时40分,南京军区炮兵防空兵基于信息系统的夜间实弹演习在黄海之滨打响。

    某防空旅导弹车内,操作手肖珍准确扳动“距离手柄”,套住目标回波,迅速按下“锁定按钮”,导弹瞬间出膛,精确命中高速飞来的“敌”机。

    夜间导弹实弹射击是险难课目,而肖珍却是一名上岗仅数月的新射手。一营营长何义忠告诉记者,依靠多维一体的全域侦察网,新射手踏上了战斗力生成的“快车”。

    “要想赢得信息化夜战场上的‘月亮’,精确高效的目标数据是首要。”该旅旅长王宁告诉记者,为实现夜间“看得清”,他们采取“远距离全域预警、近距离快速搜捕、全方位低空补盲”的侦察预警战法,警戒、搜索和火控等多型雷达梯次部署,构建了远近互补、全域可控的夜间侦察体系。

    20时20分,战斗进入白热化状态,各侦察网将搜集到的情报信息汇入“中军帐”。在该旅指挥中心记者看到,侦察科科长蒋正清利用信息系统,对海量情报甄别处理,按需分发至各火力平台。

    “既要看得清,还要传得快。”蒋科长告诉记者,未来空战已进入“秒杀”时代,信息流转快一秒,胜算就多一分。

    “‘敌’战斗机两架,正向你防空区临近,发现目标后自行抗击。”空军指挥所空情通报刚至指挥中心,他们立即将信息流转至导弹二营。“敌情”紧急,二营启用隐蔽雷达跟踪,随之导弹如利剑出鞘,击毁目标。

    20时50分,前哨雷达站传回“敌”火炮坐标,引导打击分队立即抵近侦察,引导炮兵群进行火力覆盖,摧毁目标后,迅速组织阵地转移。防空分队主动进行伴随对空掩护,在预备阵地空域形成了一张安全“防护网”。

    演习总导演王鹏介绍说,在同一想定条件下炮兵防空兵进行融合训练,就是要将双方获取的情报信息进行融合共享,互为补充拓展,增强了侦察体系的立体感。

    多源感知看得清,信息融合能共享。此次演练中,他们始终贯彻“侦察为先、流转为重”的作战理念,探索了基于系统、内聚外联的夜间侦察情报保障模式。于是,黑夜也变得“透明”了。

    上图:某型导弹发射车进行导弹装填。 郭敏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