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新闻

苏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协会

联系电话
0512-65563733
微信公众号

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时事新闻

当前位置: > 新时代国防教育 > 时事新闻

南京军区某炮兵射击场加强训练场区保护的调查
发布者:创始人 发布时间:2012-10-10

  火炮轰鸣,撼天动地。9月下旬,某炮兵团一场实弹训练在南京军区某炮兵射击场打响。这是该团下士班长张杰第3次到这个射击场打靶,谈及这次训练的最大变化,张杰说:“靶场没有了障碍物,我们可以按计划射击,不用再担心出现突发情况。”

    瞄准镜里,不见目标见羊群

    同样是这个炮兵射击场,两年前来这里训练让张杰时时惊心。一次,他带着炮班正在进行射击训练,瞄准手刚报出射击诸元,突然大声喊停。张杰一看,瞄准镜里白花花一片,原来一群羊不知什么时候进入了落弹区域。

    “幸好不是实弹射击。”当时,张杰吓出一身冷汗。事后得知,当时是训练场附近一名养羊专业户私自进入场区放牧。

    类似的事,张杰以前还遇到不少。

    一次部队进场时,唯一的一条马路上一辆地方水泥搅拌车熄火抛锚,影响了部队的火炮牵引车通行。这条路本来是重要的战备通道,禁止地方车辆通行,但一些地方司机为了抄近路,经常占用这条公路。场区有个湖,过去是落弹区,但部队一度接到命令:射击避开这个湖。原来,由于水质好,这个湖被当地个别村民用来养鱼。还有一次射击训练,地图上明明标注的是荒山,但打开瞄准镜,却发现已被垦荒种上了树苗……

    “射击场的军用土地由于不断被侵占,干扰了部队正常训练。”射击场主任马登见告诉记者,由于个别群众非法养殖、垦荒、违章建设,训练场的保护难度不断加大。

    情法并举,军地联防见成效

    去年以来,射击场依据军事设施保护法等法规,协调军地职能部门划定了军事设施保护“两区两范围”,有效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为提高监管效益,他们还投资30多万元建起射击场数字管理系统,数十个探头也为依法维权提供了有力支持。

    近几年,射击场与驻地政府先后制定《演习训练场管理规定》等5个规范性文件,与驻地派出所、畜牧水产局等部门建立军事设施保护联防机制,定期组织联合执法检查。去年9月,场区物资被盗,地方公安部门仅用50多个小时就抓获犯罪嫌疑人,有力震慑了破坏军事设施的违法犯罪行为。

    由于射击场周边居住着数百户居民,每次实弹射击前,部队都要深入场区附近村镇宣传军事设施保护法规,对演习期间注意事项进行解释说明,提醒群众不要私自进入射击场。

    一名村民在射击场内建猪圈养猪,射击场领导发现情况后,没有简单地进行清理,而是定期派饲养员来指导他科学养殖,还帮他在场区外建成一处猪圈。面对射击场官兵的真情,这名村民主动搬离场区,还义务担任射击场的宣传员和管理员。

    让利于民,军地同心谋发展

    在射击场周边的某村,有条“军民同心路”一直被村民津津乐道。该村与射击场区相邻,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一条沙土路“晴天尘土飞,雨天泥水淌”。射击场在修建通往场区的战备公路时,特意向该村延伸数百米,方便了村民出行,激发了村民保护军事设施的热情。

    近年来,射击场从国防建设和地方经济建设的大局出发,正确处理军事设施保护与经济建设、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在不影响部队战备训练的前提下,积极支持地方建设。射击场共建设军地双方共同使用的战备公路、军民共建路7条共20多公里,为支持驻地建设经上级批准迁移军用通信光缆3.8公里,支持驻地旅游开发转让军用土地近两平方公里。

    驻地政府也积极支持国防建设,多次出资帮助射击场对老旧营区进行翻新、改建,周边群众自发组织巡逻队保护军事设施,战备公路两旁的居民主动拆除违建,确保军车通行顺畅。

    记者在射击场看到,随着一大批军民两用工程开工建设,既为部队创造了良好的驻训环境,也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促进了军地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