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创刊于1956年1月1日的《解放军报》,56年风雨兼程,走过创新发展的不平凡道路,今天出版发行到第20000期了!
半个多世纪笔耕不辍,几代军报人呕心沥血。出版发行20000期的《解放军报》,用约7.5亿文字,35万幅图片,近85万篇新闻报道,忠实记录了人民军队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战斗历程,忠实记录了人民军队不断推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忠实记录了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锲而不舍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历程,忠实记录了共和国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逐步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不论胜利还是曲折,无论喜悦还是艰辛,《解放军报》始终与党和人民休戚与共。
这20000期所反映的,不是一支普通军队的成长史,而是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的发展史。作为中央军委机关报,《解放军报》始终忠诚党的新闻事业,及时、准确传达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声音,紧紧围绕部队中心工作发挥指导、引领、服务作用,热情讴歌英模人物和先进典型,真实反映基层官兵的呼声愿望,为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展示人民军队风采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新闻史和人民军队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无论时代与社会如何发展,不论形势与任务如何变化,《解放军报》始终为人民军队鼓与呼。
这20000期所承载的,不是一个传统纸质媒体的怀旧与念想,而是一艘现代军事传媒旗舰的光荣与梦想。《解放军报》创刊56年来,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总部的正确领导下,各个时期的宣传报道和自身全面建设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艰难起步到平稳快速发展,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解放军报》一路艰辛求索,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引领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了打基础、上台阶,依托新闻报道发挥宣传、教育、激励、动员作用的能力有了大幅提高。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解放军报》驶上了全面打基础、迈步上台阶的发展“快车道”,宣传领域不断拓展,办报质量不断提高,传播手段日趋多样,人才队伍快速发展,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
回眸一路艰辛,盘点奋进足迹,今天的《解放军报》已非昔比:从创刊初期的周三刊、每期4个版发展到日报、每期8至12个版,从铅字排版发展到激光照排,从黑白印刷发展到彩色印刷,从航空传版发展到卫星传版,从创刊之初的印数6.2万份,发展到如今日发行量40余万份,从当初仅在军队内部发行,发展到公开发行,并通过互联网走向世界,影响力、传播力、吸引力不断增强,在国内外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半个多世纪拼搏不止、奋斗不息,一代又一代军报人,深知使命在肩、责任重大,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忠诚、奉献、严谨、开拓”的“军报精神”,精心擦亮《解放军报》这块“金字招牌”,切实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正是秉持和发扬这种精神,一代代军报人才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忠诚,是军报人坚贞不渝的政治品格。《解放军报》是党在军队的喉舌,是我军新闻宣传的重要阵地。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是军报人政治品格的核心内涵。坚持政治家办报、坚持鲜明党性原则的理念,已经融入军报人的血脉。每到重大历史时刻,每遇重大事件,《解放军报》都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表现出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无比忠诚。高举旗帜、听党指挥,既是《解放军报》宝贵的历史经验,也是《解放军报》未来发展的基本遵循。
奉献,是军报人生动鲜明的生命底色。不论是边境作战,还是非战争军事行动,不论是巡逻边关、演兵沙场,还是支援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凡有中国军人的地方,就有军报记者的足迹。一代又一代军报人为党的新闻事业披肝沥胆,不惜青丝变暮雪,无畏艰难与险阻,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矢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展示国家建设和改革开放巨大成就,及时反映部队全面建设经验成果,在引导、激励广大官兵投身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既是《解放军报》突出的历史脉络,也是《解放军报》未来发展的基本原则。
严谨,是军报人过硬作风的集中体现。办报无小事,版面之中有政治。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军报人在“磨稿子”过程中无怨无悔,锤炼过硬作风、奉献聪明才智。“严谨再严谨,细致再细致”“我的工作无差错,我的岗位请放心”,已经深深融入全体军报人的集体意识之中。扑下身子、知兵爱兵,军报人在“沉下去”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光荣传统,敏锐把握部队建设发展动态、真实反映官兵呼声愿望,被官兵誉为“天天见面的‘指导员’”。面向基层、贴近官兵,既是《解放军报》的职责所系,也是《解放军报》未来发展的基本要求。
开拓,是军报人永恒不变的职业追求。能否在舆论话语权和社会影响力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关键在于愿不愿创新、敢不敢创新、会不会创新。军报人始终把开拓创新作为提高传播力、影响力的着力点,积极稳妥地推进新闻改革,逐步由单一纸媒向全媒体领域拓展,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两报”(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三网”(中国军网、国防部网、中国国防动员网)、“五刊”(解放军画报、中国民兵、军事记者、环球军事、国防教育)、“三社”(长征出版社、长城出版社、解放军图片社),涉足手机报、微博和网络电视台并在全军和武警部队设有分社、分频道的初具规模的中国军事传媒“集团”。勇于开拓、锐意进取、创新发展,既是《解放军报》不断与时俱进的历史路径,也是《解放军报》未来发展的基本动力。
现在,人类社会已进入互联网络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构成了严峻挑战;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使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与此同时,我国的改革发展也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军队转型的步伐在加快,职能、使命、任务在拓展。可以说,军报的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军报人只有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适应受众多元化需求,不断深化报网融合,增强军事新闻全媒体传播力,才能实现“坚持科学发展,当好党的喉舌”的办报办网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当好党的喉舌,就要强化党性原则,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实践表明,形势越是复杂,价值取向越是多元,就越需要在根本问题上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军报人必须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放在军事新闻宣传工作的首位,忠实、准确地传播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声音,更加自觉地为党、国家和军队工作大局服务,始终围绕部队中心工作发挥指导和引领作用,达到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效果。
坚持科学发展,当好党的喉舌,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传播观念,进一步增强军事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召力,增强军事新闻宣传的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始终面向官兵、面向基层,是实现宣传报道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指导性和可读性相统一的根本途径。军报人必须自觉投身“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新闻实践活动,不断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真实地反映火热的军营生活,准确地把握官兵的思想脉搏,把提高新闻报道有效阅读作为发挥新闻报道指导功能的根本途径来抓,为全军官兵贯彻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提供有力舆论支持。
坚持科学发展,当好党的喉舌,就要顺应时代潮流,加快推进报网融合,增强全媒体传播力,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全媒体时代,报网融合是大势所趋,早融合早受益,大融合大发展。只有不断深化报网融合,才能更好地履行中央军委机关报的职能作用。军报人必须从传统的办报理念中转变过来,清醒认识自身存在的差距,牢固树立报网融合新理念,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添新本领,争当合格的全媒体记者,在新的舆论竞争中当尖兵、打头阵。
欣逢盛会沐东风,信念如磐志愈坚。我们书写历史,历史也书写我们。《解放军报》出版20000期之际,适逢党的十八大召开在即。党和人民的重托,全军官兵的期待,人民军队阔步前进的铿锵足音,激励、鞭策着我们一路高歌、奋勇前进。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必将乘着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东风,创造出《解放军报》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