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新闻

苏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协会

联系电话
0512-65563733
微信公众号

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时事新闻

当前位置: > 新时代国防教育 > 时事新闻

昔日兰新铁路守护神 今朝致富路上擎旗手
发布者:创始人 发布时间:2012-10-18

 国防部网北京10月17日电 据中国军网(王卓斌 牛胜玉 柏 坚)报道 甘肃省天祝县乌鞘岭民兵连,曾是闻名全国的标兵连队,扎根于海拔3500多米高的祁连山乌鞘岭村,是一个由藏、蒙、土、汉四个民族青年组成的民族民兵连。无论是在解放初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做出过光辉业绩,先后被兰州军区、甘肃省委、省军区树为“民兵工作三落实先进单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被国家铁道部、总参和总政授予“铁路守护模范集体”,被群众誉为乌鞘岭上的“铁道卫士”。近年来,该连继承和发扬老民兵连扎根高原的模范精神和优良作风,带领藏族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帮助脱贫致富,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为民助民爱民富民的新篇章,受到地方党委、政府和藏族群众高度赞扬。2011年、2012年连续二年被武威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表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

    2008年以来,乌鞘岭民兵连干部把抓好特色产业作为带领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重点内容加以推进。连长王平结合当地草场资源丰富特点,从根本上改变当地发展畜牧业中只靠散养,形不成规模,经济效益不景气的现状,组织民兵从青海、临夏等地引进小尾寒羊、波尔山羊等新种羊,并为群众讲授科学养殖、繁育等方法,倡导群众发展“暖棚养殖”项目。

    起初,很多农牧民习惯传统小规模散养,不相信暖棚养畜,存在不愿干,不敢干的思想。为此,指导员王守忠多次选派民兵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搞宣传,并组织40名民兵率先动手,建起20多座暖棚,开展规模养殖活动。时下,正是羔羊出栏季节,连长粗略估算了一下,人均增收600多元。看到暖棚养畜取得效益的村民纷纷行动起来,他们相继在牧区建成暖棚50多座。现在,农牧民采取“夏季散放,冬天圈养”方式,户均养羊200多只,人均年收入从散养时700多元增长到3100多元。

    312国道复线开工后,民兵连长王平抓住复线穿村而过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当地石头资源和民兵连易于组织的优势,动员有经济势力的青年民兵投资入股,与外商合资兴办砂石料厂,吸收本村240多名剩余劳动力拉运砂石料,为复线隧道供应沙石原料,让广大民兵群众获得可观经济收入。民兵干部旦增带领民兵开办集旅游、文化于一体“国防园”、“草原公园”等民族风情度假村,年接待游客2万多人(次),人均年收入达4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