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什么样的环境,塑造什么样的军队。
十八大报告中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改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字之差,昭示着我军建设环境的重大变化,这将为军民融合实践带来新的机遇。
怎样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环境和机遇?十八大做出了科学规划部署:“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这为深化军民融合,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战略规划,是深化军民融合的枢纽。依托国家编制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规划,可以统筹军地各层面、各领域的发展,在重大设施建设中落实国防需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获得政策支持和宏观支撑。以战略规划引领的军民融合之路,将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越走越宽广。
体制机制建设,是深化军民融合的支点。体制机制作为军民融合的基本框架和运行程序,支撑着军民融合的大厦。以体制机制建设为支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的军民融合,将超越长期和平环境形成的“军”与“民”无形壁垒,以新的战略支点,顺畅实现生产力和战斗力的相互转化和传递。
法规建设,是深化军民融合的保障。法规建设带有根本性和长远性。法规建设的支撑,将有效突破人为因素和部门利益的干扰,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两个不同领域之间,构建起共建双赢的桥梁,开辟出健康发展的坦途。
党的十八大关于深化军民融合的战略部署,将经济建设的“棋局”与军事斗争的“战局”,科学统筹在一个大局里,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背景,绘就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富国强军的战略宏图。
新的历史机遇,新的规划部署,新的发展天地。全军官兵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中国特色军民融合之路,“融”出中华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合”出富国与强军的康庄大道。
链接:
中关村里看融合
——探访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记者 邹维荣 高志文

在中国海军亚丁湾护航行动中,一种高速巡逻艇在巡逻警戒、人员换乘和应对多批次可疑目标时,表现出优异的战技性能。这种小艇由一家民营造船厂生产,它的入列是我军深化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的一个缩影。 王志鹏摄
盛会振奋人心,神州春潮涌动。
11月16日,首都北京,天朗气清。记者走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海淀、丰台、大兴等园区,一组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镜头映入眼帘——
军事医学科学院与中关村达成广泛共识,共同推进国家蛋白质科学基础设施等重大工程建设。
一场民用企业参与国防建设政策培训会刚刚落幕,总部派出人员为中关村200余家企业介绍情况,为民企“参军”提供政策培训服务。
军事科学院军民融合研究中心与中关村启动“中关村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研究”课题,对示范基地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等进行论证。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这些天来,我们与一些开展合作的部队大单位联系沟通,共同探讨深化军民融合之路,把中关村打造成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示范基地。” 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说。
在“对表”中擂响深化融合战鼓
十八大刚刚闭幕,一场关于军民融合项目的研究会议就在中关村示范区举行。军事医学科学院和中关村管委会领导就国家蛋白质科学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进行讨论。双方很快围绕蛋白质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蛋白质药物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等达成广泛共识。
“这个项目是由军事医学科学院牵头,依托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北大、清华、中科院参与,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军队和北京市共同出资建设、军民联合攻关的一项大工程,充分体现了十八大提出的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要求。”军事医学科学院科技部部长徐天昊说。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后,军队有关部门和我们沟通协商,与十八大精神‘对表’,探讨深化融合的具体措施。”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杨建华介绍,下一步一批凝聚了军地共识的举措将付诸实施——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构。成立由北京市相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联合组成的军民融合工作组,加强工作统筹和规划、计划,促进军地间的信息对接。
推动军地合作,拓展融合领域。依托中关村创新平台,不断深化合作领域,以项目为支撑,军地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合作。
搭建对接平台,推进军企对接。在搞好军民融合对接会、面向军队的专场推介会的同时,总装备部、海军等大单位提出组织面向中关村企业的军转民技术推介会,进一步加强军企之间的沟通了解。
在破解瓶颈中深化融合探索
不久前,北京市领导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召集军地有关部门,召开了军民融合工作座谈会。
会上,来自总参、总后、海军、第二炮兵等大单位的机关人员,就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深化军民融合提出了不少建议。
“应把握融合的重心,引导军民融合向科技创新前沿聚焦。”来自总参战略规划部的座谈会代表建议。
“要加强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畅通军地信息沟通渠道。”来自全军保障社会化办公室的代表说。
总装备部的代表认为:“中关村要继续发挥科技创新优势,为军队提供科技含量更高、质优价廉的产品。”
来自海军、第二炮兵的代表就搭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平台、多元融合拓展广度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融合的领域趋向多元,融合的重点聚焦前沿,融合的意识更加主动。同时,来自军队的座谈会代表也认真听取了中关村管委会负责人、多家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建议。面对中关村企业遇到的承制资格审查、供应商资格审查等具体难题,军地双方对照十八大报告论述,探讨破解难题之策:只有进一步加强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才能从根本上破解制约军民融合的瓶颈。
共识牵引行动。记者从总部有关部门了解到,军地正在就成立由国家有关部委、军队大单位、北京市等领导组成的军民融合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协商。
在互惠共赢中深化融合格局
从国家蛋白质工程到蓝鲸军民融合创新园建设,从中关村企业参与北斗技术民用化项目到海军工程大学的先进技术进入北京市有关部门调研视野,军民融合正呈现互惠共赢的新格局。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制订了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目标:初步形成运转高速、对接畅通的军民融合发展工作模式,建立有利于军民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军民技术成果转化模式,形成一批军民融合特色产业园。
总后、总装、海军等有关军队大单位也积极响应,制订具体举措,充分利用中关村军民融合平台,推动部队建设——
结合部队建设发展总体部署搞好需求调研,继续协调增加符合条件的中关村企业加入军队物资供应商库;通过公平竞争,让中关村具备资质的高科技企业承担更多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推进军地科技资源共享和大型科技设施互相开放,不断寻求军民融合新的增长点。
军民融合如一家,国富军强比翼飞。十八大的东风,在中关村这片创新热土催生一道道融合新景观,也折射出军民深度融合的广阔前景。
第二炮兵注重拓展军民融合领域
高新技术服务战斗力
吴天喜 特约记者 蔡瑞金

“导弹呼啸腾空,发发精确命中”!前不久,某型超期服役导弹经协议共修的军工集团挖潜延寿后,雄风再起、剑威再现,取得发射圆满成功。
面对军民融合结出的新成果,第二炮兵机关业务部门领导告诉记者,通过学习十八大精神,我们认识到要坚持高起点、多领域拓展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近年来,第二炮兵先后与航天科工集团、航天科技集团、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园区和清华大学等国内数十家科研院所、高新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与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科研成果孵化基地,聘请30多名院士成为“编外导弹专家”,融合范围和内容从保障官兵生活、技术人才培养延伸至导弹武器的纵深领域。
寒风呼啸,车轮滚滚。西部大山深处,第二炮兵某基地一场野战条件下后勤保障综合演练悄然拉开帷幕。钢铁巨龙在崇山峻岭间蜿蜒前行,突然数台保障车辆“趴窝”。兵随令发,4名由地方预备役人员组成的维修小分队,火速抵达故障车地点,故障检查、更换配件、启动试行……5分钟后,受阻车队疾速前进,保障了发射演练顺利进行。
该基地通过军民融合研制了一体化作战后勤信息平台,使千里相隔的前后方联成一体,实现了后勤保障“一网联动、全域覆盖”。
第二炮兵机关业务部门领导介绍,下一步他们结合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将在导弹武器装备修理、延寿整修、信息化升级改造等10多个领域深化军民融合,为战斗力建设服务。
海军注重加强军民融合体系建设
向全方位多领域拓展
汪书敖 特约记者 莫小亮

11月20日,一场综合保障演练在黄海某海域打响。“某型装备故障诊断复杂,请求地方专家紧急支援。”“一名战士的肠吻合手术遇到困难,请求后方专家支援。”装备和卫勤保障人员通过视频系统分别连线千里之外的专家,保障难题迎刃而解。据介绍,分布在20多个城市的50多家地方单位的专家可在演练中随时连线。
近年来,海军与中国工程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一个集战略研究和决策咨询、科技合作和创新攻关的合作平台初步搭建起来;与国家海洋局联合组织海洋地质调查与海洋测绘工作,共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与国家大型骨干企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一个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技术保障平台搭建起来……
军民融合促发展,军民一体天地宽。据不完全统计,过去5年海军部队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在多领域签订合作协议,形成了依托地方高精尖技术和保障体系为部队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通过军民合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的军民融合大格局。
“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这为我们加强军民融合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海军信息化部领导说,在海军党委、机关的大力推动下,军民融合逐渐向全方位、多领域的战略合作模式转变。
空军注重加强军民融合顶层设计
探索建立法规体系
特约记者 肖海洪 林鸿观

南国初冬,风和日丽,战鹰呼啸九天。第九届珠海航展开幕,歼击机、轰炸机、预警机……空军先进装备纷纷亮相,引来全球关注的目光。“空军装备建设得以飞速发展,军民融合功不可没!”在场的空军领导告诉记者。
十八大召开期间,党代表、空军工程大学教授黄长强和军地有关代表畅谈最多的是军民融合,他认真倾听其他专家代表意见建议,做了厚厚一本笔记。“军民融合是科技强军的科学途径。我将利用传达大会精神的时机,和一线科研人员交流这些思想成果。”黄长强说。
细读十八大报告,空军装备部一名领导感言:“现在最需要的正是顶层设计,从战略层面对军民融合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去年,空军与科技部、工信部、国防科工局、中科院和工程院等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把规划研究、技术转化、后续保障等环节串起来,走出了新天地。
清华校园,银杏飘黄。这几天,空军首期“教学管理干部素质提升高级研修班”课堂精彩纷呈,清华大学20多名知名教授登台授课,令来自空军院校的师资骨干们如沐春风。据介绍,空军计划用3年时间将空军航空大学师资队伍轮训一遍。
乘势而为,一个个创新因子萌芽孕育,一条条建言正在进入决策。据悉,空军正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顶层设计,探索建立覆盖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法规体系。
上一篇:当前一项首要的政治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