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新闻

苏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协会

联系电话
0512-65563733
微信公众号

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时事新闻

当前位置: > 新时代国防教育 > 时事新闻

700万公里:嫦娥二号成功探测小行星
发布者:创始人 发布时间:2012-12-17

12月13日,北京航天飞控中心科技人员发出遥控指令,控制嫦娥二号卫星成功探测图塔蒂斯小行星。解放军报记者张晓祺

12月13日16时30分09秒,嫦娥二号卫星在距离地球700万公里的深空,成功飞越探测图塔蒂斯小行星。解放军报记者张晓祺摄于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大屏幕

    国防部网北京12月15日电  据中国军网(蔡金曼、解放军报记者张晓祺)报道:700万公里,中国人首次在如此遥远的距离,向太阳系一颗小行星按下遥控相机的快门!12月13日16时30分09秒,我国航天再传捷报——嫦娥二号卫星在距离地球700万公里的深空,成功飞越探测以西方神话中“战神”图塔蒂斯命名的小行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对该小行星近距离探测,我国成为继美国、欧空局和日本之后第4个探测小行星的国家。

    “帆板归180度!”“太阳翼监视相机加电!”伴随着一声声调度口令,记者在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大屏幕上看到,三维动画生动展示了卫星调姿全过程。15时30分,嫦娥二号小发动机点火,随着一簇簇明黄色火焰从卫星喷出,嫦娥二号与图塔蒂斯小行星由远及近擦身而过,交会时最近距离仅3.2公里。在10.73公里/秒相对速度下,“嫦娥”用明亮的眼睛——星载监视相机留下“战神”的影像,对小行星进行了光学成像。至此,嫦娥二号再拓展试验圆满成功,嫦娥二号工程完美收官。

    这是中国航天史上一次飞行最远的“太空长征”。嫦娥二号再拓展试验突破并验证了卫星对小天体探测的轨道设计与飞控技术,实现了我国航天飞行从40万公里到700万公里以远的跨越;第一次综合利用光学天文望远镜实现对图塔蒂斯小行星的飞行轨道精确测定,验证并完善了国际天文联合会对小行星的轨道观测数据;首次启用我国新建成的喀什35米、佳木斯66米两个大型深空站和上海65米甚长线射电干涉测量站进行空间测试和标校试验,验证了天地测控设备的正确性和协调性,为未来深空探测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是中国航天史上一次惊喜不断的“太空旅程”。从距地38万公里的月球,到150万公里的日地拉格朗日L2点,再到700万公里的小行星……超期服役近两年的嫦娥二号卫星在浩瀚太空不断刷新“中国高度”,圆满实现了对月球、日地拉格朗日L2点、小行星等多任务多目标的探测,创造了国际航天的多项“第一”:首次获得7米分辨率的全月球立体影像;首次实现从月球轨道出发飞赴日地拉格朗日L2点进行科学探测;首次实现对图塔蒂斯小行星近距离探测。

    这是中国航天史上一次成果丰硕的“太空试验”。嫦娥二号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发射升空,至2011年4月1日半年设计寿命期满,全面实现了既定的六大工程目标和四大科学探测任务。2011年6月9日,嫦娥二号卫星受控从月球轨道出发飞往日地拉格朗日L2点,进行为期10个月的科学探测,获得了地球远磁尾离子能谱、太阳耀斑爆发和宇宙伽马爆等科学数据。2012年6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受控成功变轨,脱离L2点环绕轨道,飞往图塔蒂斯小行星。飞越小行星后,嫦娥二号卫星继续向更远的深空飞行,预计明年1月突破1000万公里,进一步开展深空测控试验。

    据了解,承担“落月”任务的嫦娥三号正样研制进展顺利,各项工作抓紧推进,将于明年下半年择机发射。嫦娥三号任务技术更新、风险更高、难度更大,将实现我国航天器首次在地外天体软着陆,为我国深空探测发展进一步奠定技术基础。

    【新闻背景】

    图塔蒂斯小行星

    小行星探测是近年来深空探测的热点之一。图塔蒂斯(编号4179)小行星是一颗近地小行星,1934年被首次发现,但很快丢失,直到1989年被法国天文学家再次发现,并以西方神话中“战神”图塔蒂斯命名。

    这颗小行星体积约1.70公里×2.03公里×4.26公里,轨道远日点接近木星轨道,近日点处于地球轨道附近。由于轨道周期共振,基本每4年接近地球一次,上一次接近地球是在2008年11月9日,距离约751万公里。2004年与地球最近距离仅约160万公里。因为运行时与地球距离太近,被美国航空航天局收入“潜在危险小行星名单”之中。图塔蒂斯的形状及自转都极具特点,对其开展研究有助于了解小行星在早期太阳系碰撞演化过程中的重要科学信息。

嫦娥二号与图塔蒂斯小行星交会示意图(国防科工局提供)

12月13日,北京航天飞控中心科技人员发出遥控指令控制嫦娥二号卫星成功探测图塔蒂斯小行星。解放军报记者张晓祺

嫦娥二号拍摄的小行星照片(国防科工局提供)

嫦娥二号与图塔蒂斯小行星由远及近擦身而过,交会时最近距离仅3.2公里。解放军报记者张晓祺摄于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大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