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在中国军队大踏步融入世界军事潮流的时候,在中国军队发展日益引起世界关注的时候,塑造中国军队良好国际形象成为摆在全军面前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胡主席强调,要向世界“展示中国的良好国际形象”,要认真研究、切实解决“如何塑造我军的形象”问题。贯彻落实胡主席重要指示,塑造人民军队良好形象,对于增强我军文化影响力和软实力,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
一项紧迫战略任务:自觉把塑造我军良好国际形象的工作摆到重要位置
时代发展提出的重要课题。信息化条件下,形象就是资本,形象就是实力。良好形象能够产生强大感召力和认同力,加深外界对自身的了解和理解,增进互信,消除误解,从而获得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在世界发展到全媒体时代的今天,对一支军队正面的或负面的、积极的或消极的、褒奖的或贬损的信息,可在瞬间传遍地球每个角落,对其形象产生的影响难以预料。因此,任何军队要想发展强大,都不能无视外界对自身的评判,各国军队无不重视塑造自己的国际形象。像我军这样备受注目、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发展中大国军队,更要重视塑造良好国际形象。
我军发展强大的必然要求。这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军建设发展水平也在水涨船高,军事训练、政治工作、后勤保障、装备建设都取得重要进展,物质技术条件有了较大改善。这极大地吸引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眼球,引发国际舆论纷至沓来的评价,甚至大量的猜疑和误解。西方敌对势力趁机大肆炮制和炒作形形色色的“中国军事威胁论”,给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军队蒙上一层阴影。这说明,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军队物质条件的改善,并不自然带来军队形象的提升。正如一位西方知名人士指出的,中国军队目前发展的最大问题并非是军费,而是被扭曲的国际形象。可见,塑造中国军队良好的国际形象迫在眉睫。
增强我军软实力的战略任务。近年来,世界各国军队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舆论、形象等软实力的重要性,纷纷加大对软实力建设的投入,美国凭借其英语全球通行优势、信息技术领先优势、媒体全球影响力优势、美军全球存在优势,正极力掌控全球软实力的主导权。我军在推进现代化建设、提升硬实力的同时,软实力建设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但我军目前在国际舆论中的声音仍较弱小,国际影响力不够大,在软实力建设中重一般宣传、轻形象塑造的现象还比较突出,我军形象在国际上有时还有较多负面,塑造我军良好国际形象成为我军加强软实力建设必须下大力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有效履行我军使命的现实需要。随着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和国家经济发展规模效应的扩展,我军的职能使命也有了新的拓展,越来越多地走出传统领土疆域,参与到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的事业中去。我军以什么样的形象展现在世界面前,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国际舆论评论的热点。形象就是力量,公信力决定影响力。我们必须抓住全媒体时代的有利条件,通过有意识地形象传播塑造工作,使我军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军事上更有竞争力、话语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为更加全面有效地履行我军历史使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准确把握塑造我军良好国际形象的基本规律
确立明确的目标。在当今世界,中国军队应该展示什么样的形象?我们的目标如不明确,就会被别人乱传播瞎塑造。要从被西方敌对势力丑化抹黑、诬蔑歪曲、恣意捏弄中摆脱出来,就必须鲜明地确立起我军形象塑造的基本目标。形象是特质的外化。我军的性质宗旨、优良传统、职能使命,决定了我军的国际形象必须是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始终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的忠诚之师形象,必须是素质过硬、意志顽强、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威武之师形象,必须是珍爱和平、维护和平、积极促进共同发展的和平之师形象,必须是纪律严明、作风优良、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文明之师形象,必须是开放透明、友好交往、积极参与国际安全事务的开放之师形象,必须是不畏强敌、勇于斗争、坚决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的胜利之师形象。坚决破除被敌对势力妖魔化的形象,自觉纠正盲目塑造的随意性做法,朝着真实可信的多元化目标聚焦用力、精心打造。
掌握内在特点。塑造我军良好国际形象,不同于一般的舆论宣传,它是发自我军而以国外受众为目标对象的传播,是中国军事文化与国外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动,是不同语言之间的沟通阐释,具有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特性。这就决定了我军国际形象塑造是一个将预期目标与现实状况相统一的过程,是一个将我们的“告知”与受众的“欲知”相统一的过程,是一个将“中国的故事”与“国际表述”相统一的过程。不能为追求理想化形象而脱离我军实际任意拔高,不能忽视国外受众的关注点而搞一厢情愿,不能脱离不同受众的思维方式而自说自话。必须坚持贴近我军的发展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我军的信息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及时有效地传播信息,全面客观地说明情况,辩证理性地讲清道理,以期达到最佳的传播塑造效果。
把准正确基调。传播塑造我军良好国际形象,是以军事文化为内容的政治信息的传播,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政策性,必须坚持鲜明的党性原则,忠实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坚决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切实体现党的性质宗旨、建军原则和我军的战略意图、发展方向。要始终围绕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深入阐释、广泛宣传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观点,宣传中国始终不渝坚持防御性的国防政策的思想,宣传中国军队永远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在涉及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根本问题上,旗帜鲜明,理直气壮,慎重稳妥,不为西方的负面舆论所动摇,不为敌对势力的谣言诬蔑所蛊惑,不偏离正确的基调和方向。
一门高超的传播艺术:用好彰显我军良好国际形象的方法手段
用现代传媒有效发声。我们已经跨入全媒体时代,面对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和无处不有的海量资讯,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实力强大,谁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自身形象就能得到广泛传播,谁就能更有力地影响世界。塑造我军良好国际形象,必须用好用足用活现代传媒。不仅要充分发挥我军现有媒体的作用,而且要充分利用国家媒体资源实力,还要善于借船出海,有选择地运用好海外华文媒体和国外媒体;不仅要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功能作用,而且要善于利用新兴媒体,特别是互联网信息容量大、传输速度快、信息交互性强、覆盖面广的功能作用,最大限度、源源不断地向世界传递我军的正面信息,使置身世界不同地区的受众都能清晰听到中国军队的声音。
用多样化方法扩大影响。传播塑造我军良好国际形象,是一项全方位、全时空、全领域的工作,单靠哪一种方法都难以奏效,必须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广开渠道,把各种可资利用的方法手段都有效利用起来。要运用召开各种形式新闻发布会的方法,及时发布我军的权威信息。要善于依托军事演习、抢险救灾、反恐维稳、纪念庆典等重大活动,对外展示我军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要注重融入军队高层出访、双边多边交流、国际军事研讨等对外军事交往活动,对外深入阐释说明我军建设的方针政策。要积极借助对外军事文化交流,定期发布国防白皮书,制作发放多种外宣品,让国外受众多侧面多角度地了解认识我军。通过多种信息传播和表现形式,增强我军形象塑造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以国际化视角讲述故事。国际化视角就是按国际上通行的标准和规则传播信息。反对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等,就是人类共同遵循的道德标准,是国际社会价值体系中的核心部分,传播塑造我军国际形象,就要善于体现这些原则,抓牢这些话题。要注重从中外文化差异和不同受众心理出发,善于将我军的故事进行国际表述,贴近国外受众的接受习惯,注重运用具体人物、具体生活细节的表现手法,重视平衡的报道模式,切忌讲套话空话、“政治行话”,改变以我为主、自说自话的表达方式,尽量寻找和运用能够与信息流向地受众话语契合的共同点,使我们的传播和塑造工作能够取得最大效益。
靠个性化特点感染受众。遵循国际通行规则,决不是一味消极被动地迎合国外受众,必须把尊重受众接受信息的主体地位与体现我军特有的个性优势有机统一起来。我军独特的发展历程和成长环境,铸就了我军不同于其他军队的特质,这是塑造我军良好国际形象最生动最有力的素材。要善于抓住人类情感的共通特征,把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和宝贵优良传统,把我军在人类战争史上创造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把我军涌现出的一个个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人物,把我军在国家和民族危难时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英勇壮举,把我军使命重于生命、一切为了人民的博大情怀,生动形象地展示给有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生活习惯的受众,使他们在受到心灵感染和震撼中,加深对我军的认知和认同。
一个长期的重要课题: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我军形象传播塑造格局
延安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就主动接受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等人的采访,对西方国家了解认识我党我军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全媒体时代,通过多种途径和不懈努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我军形象传播塑造格局,不断提升传播塑造我军国际形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我军有着比较丰富的外宣资源,这是传播塑造我军良好国际形象的基本力量。对国际社会而言,我军形象的传播塑造工作必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上下左右步调一致,坚决纠正狭隘的部门和小团体利益,防止各自为政的现象。这就要强化各级领导的外宣意识,加强对传播塑造工作的统一筹划领导;明晰主管职能部门的外宣责任,真正在传播塑造工作上形成合力;赋予各级机关必要的外宣任务,发挥在传播塑造中的能动作用;扩展军队媒体的外宣功能,不断加大外宣分量,加重我军在国际舆论中的影响;善于借助境外国外媒体的力量,有效传播我军声音;提升官兵的外宣素质,激励官兵人人为传播塑造我军形象做贡献,真正形成上下联动、各方合力、各显其能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