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新闻

苏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协会

联系电话
0512-65563733
微信公众号

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时事新闻

当前位置: > 新时代国防教育 > 时事新闻

勇闯深海壮军威
发布者:创始人 发布时间:2013-11-15

 “浮”“沉”之间,斗转星移。弹指一挥间,这支部队从建立到现在已是四十二年有余。“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管中窥豹下的惊鸿一瞥足以令人浮想联翩。

  近日,国内媒体对我军第一支战略核潜艇部队的大幅度报道,掀开了人民解放军这支队伍的神秘面纱。一时间,境内外媒体纷纷给予了重点关注,对这次解密披露进行多样解读。

  英国《泰晤士报》这样形容中国的战略核潜艇:“它是北京核威慑力量的最后支柱,或许会改变华盛顿的军事思维,重绘亚洲的地缘政治版图。”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珍·普萨基说:“我们继续密切关注中国的军事发展,鼓励中国在其能力和意图方面展现更大透明度。”

  到底是威慑还是透明?我想,对于中国核潜艇来说,不露声色的“沉”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韬光养晦,低调含蓄;公开透明的“浮”则是开放时代下的自信和从容。核潜艇潜于深渊,隐蔽突袭,二次的核打击能力足可让侵犯我者陷入灭顶之灾,在我国国际地位不强、外部发展环境受限的那个年代,保持一定的神秘感和威慑力无可厚非。而今天的亮相,则更多的是展示了一个大国的气度风范。当今世界,在高技术手段侦测下,军事大国之间对于相互军事实力的评估几乎已无秘密可言,而指责我国军事不透明的诽谤却时有发生。近年来,虽然我国周边特别是海上方向安全面临的现实威胁呈上升态势,但中国一直奉行积极防御战略,郑重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故而,说公开老式核潜艇表明一种对周边国家“威慑”的看法委实有些偏颇,在一定程度上,这只是一种对诽谤我军事不透明的公开回应。

  但不管是“潜入深海”,抑或“浮出水面”;不管是外媒说我宣扬威慑,还是敦促我公开透明,归根结底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一种鲜明的态度——“我走我的路,任由他人评”,既不可觉得已经进入了一流军事强国的行列而沾沾自喜,盲目自大;更不可被动地陷入透明的赞美捧杀之中,为了博得所谓的国际清誉,无底线地把家底儿抖空。

  如果把核潜艇比作深海里游弋的剑客,那么航母就是海上世界的王者。剑有剑客之道,王有王者之风,只有二者并重,才能共同拱卫起我军海上战略力量的钢铁长城。当今世界,大国博弈早已经不是单纯的物质掠夺,更掺杂着“发展”与“遏制发展”要素。无数史实证明,和平不是恩赐所能得到的。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甭指望在谈判桌上得到。一方需要的和平不是真正的和平,双方共同需要的和平才是真正的和平。真正的和平往往是以军事实力作后盾打出来的。如同习主席讲的那样,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挨打。这永远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

  希冀山河永固,只愿海晏河清。沉浮皆由我,不畏霸权争。实现强军梦、强国梦的征程上当需要全体国人并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