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新闻

苏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协会

联系电话
0512-65563733
微信公众号

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时事新闻

当前位置: > 新时代国防教育 > 时事新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军和武警部队审计工作综述
发布者:创始人 发布时间:2013-12-30

  2013年,是军队审计工作凝神聚气、创新发展、成绩斐然的一年。

  党的十八大吹响了实现中国梦和强军梦的时代号角,也掀开了军队审计工作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新篇章。军委、总部先后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军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见》《关于建立党委管审议审制度的通知》《关于任免审计部门负责人征求上一级审计部门意见的通知》。全军和武警部队各级党委和审计部门坚决贯彻习主席和中央军委一系列重要决策指示,按照“正在战斗、胜人一筹、审则必究”的要求,加大对重点财经领域、重大建设项目、重要岗位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强化惩戒问责,在规范军事经济秩序,提高军事资源效益,促进部队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发挥了特殊保障作用,在我军审计史上描绘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审计理念在转变。审计监督实现了从预防和发现问题向更加重视揭露、反映问题,从一般性指出问题向更加重视依法惩戒问责,从提出意见建议向更加重视督察问题解决的“三大转变”。

  审计制度机制在创新。学习借鉴国家审计先进经验,科学整合各级审计力量,按行业、分系统组织开展全军范围的重大项目审计,区域审计、派驻审计、跟踪审计、交叉审计、联合审计、远程审计等一系列新的审计模式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军以上单位共制定修订审计法规制度和措施办法160余项。

  审计“利剑”在行动。今年全军和武警部队共审计团以上单位(部门)10753个(次),工程(科研、采购)项目10991个,团以上领导干部1883名,压减不合理预算安排57.1亿元,26起严重违规违纪线索被依法移交纪检司法部门查处,19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管审议审力度明显加大

  ——各级党委重审用审氛围日渐浓厚

  2013年,山东省军区在上级计划之外,指导所属师级单位对百余名团级主官进行了“先审后离”审计试点。这是各级党委加大管审议审、重审用审力度的一个缩影。多数内地省军区由于没设审计机构,曾一度成为审计监督的“盲区”和“死角”。拓展审计覆盖面,是提高审计工作威慑力和公信力的前提。军事经济活动运行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目前已成为各级党委的深刻共识和自觉行动。

  年初召开全军审计工作会议和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全会之后,各级思想统一、行动迅速、落实有力,花钱办事讲章法、守规矩,算细账、求效益渐成风气。

  加强学习教育,增强法规制度的执行力。各级将审计法规制度和履行经济责任要求,纳入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内容,进入高中级指挥院校培训教材,提高各级了解审计、领导审计、运用审计的能力,使之成为管审议审用审明白人,防止和克服领导干部财权使用中的个人擅权、越权、滥权,以及党委经济决策中的集体违规问题。

  完善配套措施,提高管审建审水平。不少单位党委集体研究年度预算、工程建设、装备采购、资产处置等重大经济事项时,要求审计部门人员列席会议,同步监督。北京军区党委印发贯彻落实军委意见的措施,从对象确定、组织实施、结果运用等5个方面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行了规范和细化。济南军区党委从15个方面明确了党委管审议审的主要职责、重点内容和保障制度,有效加强军区审计工作的组织领导。

  强化审计结果运用,促进规范用权和廉洁自律。各级把经费分配、使用、管理、绩效作为党委班子和领导干部审计评价的重要内容,真正使审计结果进入党委决策,成为选人用人、理财用财、管理部队的重要依据。沈阳军区、成都军区积极推行“先审后备、先审后提、先审后离”制度,对拟列入后备、拟提升使用、拟离任的团以上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今年以来,全军和武警部队审计团以上领导干部1800余名,审计评价为“好”的干部中,有176名受到通报表彰或提拔使用;审计评价为“一般”和“差”的35名干部,受到戒勉谈话、调整岗位和党纪政纪处分,有效促进了领导干部科学决策和廉政建设。

  创新审计机制提升监督效能

  ——军事经济秩序逐步规范

  2013年11月14日,南京军区以联勤某分部为依托,打破建制隶属关系,整合多方审计力量,对军区机关驻闽直属单位实行区域审计的成功经验。实行区域审计,是我军审计制度的一次重大创新。

  新形势下,军事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审计工作的领域越来越宽、矛盾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大。为真正使审计成为保证经费投向投量向打仗聚焦的“导流槽”,成为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的“倍增器”,成为打击违法违纪行为的“高压线”,各级不断创新审计制度机制和方法手段,提升监督管理整体效能,确保了军事经济健康安全运行。

  空军在全军率先推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自我保障模式”,不在被审计单位食宿,进一步增强了审计独立性和公正性。沈阳军区研发了《军队审计取证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了审计取证、查询等具体规定。武警部队构建起总部、总队、支队三级网络审计平台,在全部队推广使用远程网络审计。兰州军区引入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建立完善审计质量考评指标体系,全面推行军政主官同步审。

  解放军审计署采取自审、抽审和报审等审计方式,组织对6000多个团以上单位(部门)2013年度预算安排实施了审计,审计覆盖面为88.4%;组织对2010至2012年军用土地使用权转让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对审计发现的自行转让土地、违规组织转让、违规使用转让经费等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提出处理意见。另外,还采取源头审查与末端延伸、揭示问题与促进整改相结合的审计方式,直接对总参、总装、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国防科技大学等单位2012年度装备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审计调查,达到了跟踪问效、帮促提高的目的。

  审则必究强化问责力度

  ——督察问题整改确保落实到位

  各级审计部门积极贯彻“让利剑开刃、高压线带电”的指示,大胆揭露问题,敢于较真碰硬,严肃查纠“闯红灯”“越底线”“搞变通”等违纪违规问题。在此基础上,紧盯问题一抓到底,督促整改落实。

  兰州军区、广州军区、成都军区、第二炮兵等单位建立审计综合情况通报制度,定期对审计发现问题和整改情况进行指名道姓的通报,并将有关问题分别抄送业务部门督促整改,切实规范财经管理秩序,维护审计权威。国防科技大学利用学校后勤工作动态栏目,对审计回访情况和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进行通报,紧盯问题整改。

  相关被审计单位充分发挥责任主体作用,普遍采取全面清查、拉单列表、跟踪问责等方式,明确职责分工、标准要求和时间节点,切实抓问题整改落实。普遍开展财经纪律教育整顿,及时归垫占用的专项资金,清退虚列的开支,取消违规发放的福利补助,补缴欠缴经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切实发挥了审计震慑作用。截至目前,各级审计部门指出的各类问题,有72%已得到纠正,余下的问题正积极按计划整改。

  审计戒奢节支成效显著

  ——财力资源进一步向战斗力建设聚焦

  这是一组耐人寻味的数字:2013年我军军费总预算,用于作战准备、装备建设及相关经费占68.4%,较上年有新的提高。各大单位机动财力用于战备训练和基层建设的投入,较2012年普遍提高10%以上。

  各级审计部门始终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标准,大胆揭露问题,敢于较真碰硬,严肃查纠“闯红灯”“越底线”“搞变通”等违纪违规问题,确保经费投向投量最大限度地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各级压减会议集训、公务接待和基本建设等开支,用于军事斗争准备、信息化建设和基层建设。南京军区安排70%以上的党委机动财力,用于保障新型作战力量建设、战备常态化建设和解决基层单位的住房、吃水、用电等问题。

  各级把抓好财经监督工作作为实现强军目标的重要保证和改进作风、纠治“四风”的重要抓手,以上率下、强势推动,中央军委出台《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十项规定》,四总部出台《厉行节约严格经费管理的规定》等制度措施,进一步规范会议差旅、公务接待、集中采购、工程建设、资金管理等。海军审计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制定了压减一般性支出预算安排“十条措施”,公务接待费压减50%以上,差旅费压减20%以上,车辆购置维修费压减30%以上。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对所属团以上单位年度预算编制情况进行审计,摸清了经费投向投量和预算编制情况,研究制订了规范预算编制、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的制度规定,从源头上促进压减了会议、活动、接待等行政消耗性开支。

  据统计,今年军以上单位共停建各类楼堂馆所项目75个,自筹工程项目比上年投资额下降60%。通过大力压减会议办公、纪念庆典、走访接待、车辆购置等费用,全军行政消耗性费用预算安排比上年下降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