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伴随中国海军远海训练的常态化,所谓中国挑战岛链的话题不断升温。作为一个特殊的军事地理概念,岛链论由来已久,时至今日仍被一些国家视为地缘博弈的重要依托。尤其是日本,从政府高层到媒体报道,无不对所谓中国海军“突破岛链”倾力炒作。什么是岛链,如何看待岛链,如何调整面对岛链的心态,值得并需要我们关注和思考。
岛链的由来——
冷战时期美苏对抗产物
岛链是冷战时期由美国人杜勒斯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既有特定地理上的含义,又有政治军事上的内容。1951年1月,时任美国国务院顾问的杜勒斯提出,“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防务范围,应是日本、琉球群岛、中国台湾、菲律宾、澳大利亚这条岛屿链。”这是岛链首次被作为明确的军事政治概念提出。
按照美方设计,第一岛链北起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中接中国台湾岛,南至菲律宾群岛、大巽他群岛。第二岛链的起点是日本列岛,经小笠原诸岛、火山列岛、马里亚纳群岛、雅浦群岛、帛琉群岛,延至印度尼西亚的哈马黑拉群岛。第三岛链,则以美国夏威夷为中心,北起西太平洋且靠近亚洲大陆沿岸的阿留申群岛,南到大洋洲的相关群岛。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所谓第一岛链。冷战时期太平洋方向是美苏双方对峙的重要战线。苏联太平洋舰队的战略核潜艇随时可以进入太平洋活动,成为针对美国的重要战略威慑力量。为了围堵苏联太平洋舰队的战略核潜艇,保障“前门”安全,美国把岛链打造得像铜墙铁壁。一是以阿留申群岛封锁白令海,防止苏联潜艇从北冰洋进入太平洋;二是以日本列岛封锁宗谷海峡、津轻海峡和对马海峡,防止苏联舰队从位于远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等港口进入太平洋;三是以冲绳岛和中国台湾岛应对中国大陆;四是以菲律宾和台湾岛等地支撑美国在东南亚进行的越战等活动。沿着这条岛链,美军以海空军基地为要点,在各处海峡、水道派遣了军舰和飞机巡逻,严密监控对手水面舰艇活动。在水下,美军设置了庞大的声呐设施,监听潜艇动向。
由于岛链概念由美国提出并构建,因此在后冷战时期,岛链所涉及的相关政治势力,无论对岛链态度如何,基本被动接受了岛链的存在。
岛链的现状——
个别国家视其为遏制中国的城墙
冷战结束后,美国战略重心逐步转向亚太,岛链在美国全球战略中依然具有重要的作用。对第一岛链,在东北亚,美国调整在日韩两国的驻军;在东南亚,通过反恐合作,美国获得了在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港口和基地停泊军舰、起降飞机的权利。对第二岛链中部的关岛基地群,美国自2003年开始加强军力调整,部署了B-2轰炸机、AGM-86巡航导弹、大型两栖攻击舰和攻击型核潜艇等先进战略武器。
尽管对岛链的地位依然重视,但美国对中国海军进入西太平洋远海训练,采取了比较理性的态度。2013年7月11日,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洛克利尔在五角大楼称,已成为全球大国的中国海军走向远洋是“很自然的事”。与美国的相对理性相比,日本可谓“上蹿下跳”。面对中国的崛起,日本当局企图借助美国的力量特别是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继续延续冷战时期对中国的遏制和围堵,将岛链看成是遏制中国海军向大洋发展的安全“城墙”。
日本极力渲染中国海军正常活动带来的所谓“威胁”。日本新版防卫白皮书大肆炒作所谓“中国海军威胁”,指责中国正在尝试使用武力改变现状。在日本有关中国海军活动频繁的报道中,不少都提到了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中国海军的动向也往往与突破岛链联系起来。在日本著名杂志《世界的舰船》中,每期都刊登经过日本海域到第一岛链以外活动的中国船只照片。随着中国海军远海训练的常态化,日本政府对所谓“岛链问题”炒作浪潮一波高过一波。
在对中国海军跨越岛链远海训练进行渲染和抹黑的同时,日本加强了涉岛链军事基地建设和兵力部署。在包括冲绳本岛在内的西南诸岛,日本增加了登岛作战部队的部署,在宫古岛、久米岛设立先进的雷达侦测站,在下地岛开辟空中自卫队基地,在与那国岛直接驻扎自卫队等。2013年11月日本自卫队举行了为期19天的以“夺回离岛”为实际想定内容的联合演习。在演习中,原驻北海道和东北地区的88式岸舰导弹和防空部队机动至钓鱼岛附近的宫古岛、石垣岛部署。这是日方首次在冲绳县宫古岛部署88式岸对舰导弹,其妄图围堵中国海军远洋活动的野心可谓昭然若揭。
岛链的思考——
更加自信面对挑战
“第一岛链、第二岛链,不应是束缚海军发展的‘锁链’,而应是走向远海大洋的‘航标’。”写下这段话的,是中国海军首艘航母辽宁舰的政委梅文。
从国际法上说,在西太平洋相关海域和海峡,各国均享有航行和飞越自由的权利。宫古海峡、大隅海峡等相关水域是中国海军通往西太平洋的必经之路,中国海军舰艇途经上述水域赴西太平洋训练,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法准则。辽阔的西太平洋是亚太许多国家海军的天然练兵场,中国当然也不例外。
从历史上看,中国海军走向远洋是一以贯之的发展历程。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海军潜艇率先跨出所谓第一岛链进入太平洋。1980年,由18艘舰船组成的海军舰艇编队驶向南太平洋预定海区,为我国发射运载火箭提供保障。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海军南海舰队舰艇编队,首次驶出巴林塘海峡到西太平洋远航训练。近年来,中国海军远海训练逐步实现常态化。今后,中国海军这种出岛链训练将更加常态化。
从现实情况看,中国拥有1.8万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和300多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保卫海上方向安全、维护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是包括海军在内的中国军队的神圣职责。远海训练是提高海军近海防御能力和远海行动能力的必要途径,中国海军只有走出家门,不断到远海大洋中磨练,才能提高远海行动能力,完成肩负的光荣使命和任务。
事实上,一些国家炒作所谓中国海军“突破岛链”训练会使中国军队增强进攻性和冒险性,只是杞人忧天,自寻烦恼。岛链是冷战时期美国等西方国家提出的一种安全概念。妄称“突破岛链”是炫耀武力、威胁其他国家,明显是受冷战思想的影响。在冷战结束20多年后,日本等少数国家继续坚持把西太平洋岛链视为其战略安全“城墙”,对中国海军正常的远海训练横加指责和严重干扰,企图把中国海军封锁在第一岛链之内,这种冷战思维既不符合时代潮流,更不可能动摇中国军队维护国家利益和世界和平的决心。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军队遵循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随着中国海军远海活动能力的增强,今后中国将更多更好地履行国际义务。
最后,我们还应明白,虽然中国海军开展远海训练表明远海行动能力的提升,值得我们高兴,但也不宜盲目陶醉。我们首先要把跨越岛链进行远海训练看成是正常的训练活动,在战略话语上对岛链一词脱敏。对于中国来说,当中国海军驶出岛链时,舆论没有必要欢呼“中国已经肢解了第一岛链”,因为不论我们驶出与否,岛链本身还是客观存在。我们要以豁达的战略姿态逐步淡化岛链的政治军事意涵,以平常心看待中国海军通过岛链进行远海训练。
(作者单位: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
岛链论当休矣
刘化迪
长期以来,岛链论广为人知,但此论当休矣。
63年前,时任美国国务院顾问约翰·杜勒斯提出在西太平洋构建多条“岛链”的设想;冷战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此设想不断“完善”。对美国来说,岛链和岛链论,是“曾经的存在”或“现成的东西”,即使如今不常再提,但随时可以捡起来;并且,有些人一直也没有真正放下过,他们心中的冷战思维并未随着冷战结束而消散。
太平洋上横亘的三条岛链,其中心点分别离美国本土大约为1万公里、8千公里、4千公里。将防御纵深无限前移的这三条岛链,在美国军事学者眼中,可以赋予当今世界惟一超级大国“绝对安全”。但他们对这样一个事实却选择性地视若无睹或者说毫不在意——那就是岛链论或岛链战略,给对象国带来了“绝对不安全”。
有这样一个常用的比喻:岛链,对岛链论的发起者来说,是如钻石般光芒闪耀的美丽的“项链”;对志在维护地区稳定及和平发展的他国而言,则意味着外部强加的沉重“锁链”。
西方“自由世界”的军事学者和政治家必须意识到这样一个道理:硬给其他和平发展中的国家或民族套上一个锁链,并不能自然地换来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自由”——这样一个有关“自由”的论断,西方人应该不会感到陌生。
岛链论当休矣。但我们不应依靠别人的觉悟和他国的施舍,这更不应该成为我们一厢情愿的想象。因为,即使怀揣着最美好的和平梦想,我们也不会天真地认为岛链论会“自然死亡”。
岛链论如果有一天走向“非正常死亡”,将有赖于三种不同力量的共同助推——
一是国际法的力量。
当今世界,国家主权原则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将国家主权原则比作各国保护自己生存、反对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法律盾牌,是完全正确的。三条岛链,无疑是试图控制和干涉他国的“备胎”,真正用之则违背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更何况,国际法赋予各国船舶无害通过国际航道的自由,倘若有人以岛链为借口,妨害他国权利,无疑有悖国际法准则。
二是现代科技的力量。
传统地缘政治理论正遭到现代军事科技发展的强烈冲击。正如古罗马帝国在不列颠修建的哈德良长城渐成废墟、古君士坦丁堡的高墙厚垒被新型加农炮撼动摧毁、昂贵的马其诺防线在机动作战面前形同虚设一样,那些看似无懈可击的“防线”将会逐渐成为摆设。现代海洋探测让陌生海域变得更加透明、现代打击方式趋于隐形迅猛……未来,岛链也许仍有价值,但越来越像一件昂贵的“装饰品”。
三是人类和平发展的力量。
人类社会的历史不应该是一部战争史。时代发展到今天,人类应该有超越战争崛起的智慧,去开辟和平发展的坦途。中国已将和平发展作为坚定不移的战略选择,即使“中国威胁论”的鼓吹者,也找不到任何中国通过武力威胁、围堵他国以换取自身安全的政策措施,只能含糊其辞地说中国巨大的经济军事潜力有“单方面”改变地区格局的可能。我们当然不会排除这种可能!正如前文所述,以自身的绝对安全换取对象国绝对不安全的理论和战略,只配被丢进历史的垃圾桶中。
岛链论当休矣。
我们会付出孜孜不倦的努力,从国际法中寻求得道多助的力量、从现代科技中寻求自我超越的力量、从和平发展中寻求以柔克刚的力量。最终,让一步步被跨越的岛链,成为记载着中国和平崛起的里程碑!
下一篇:远海训练:“蓝水海军”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