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同心协力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习主席这番重要论述,引起军队人大代表的热议。
遍览大国兴衰事,融合发展是正道。军队人大代表们说,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条道路,既是实现中国梦的战略选择,也是实现强军梦的现实需要。我们要按照习主席的重要指示,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主动作为、勇于担当,趟出一条富国强军的“中国路径”,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
11日晚,代表住地京西宾馆。
夜已深,风骤起。军队人大代表、兰州军区某测绘信息中心主任王明孝的房间还亮着灯。他正起草一个提纲,主题是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实现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共享。王明孝带领团队参加过西气东输等国家重点工程测绘任务,积极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同时,该测绘信息中心也在军民融合中实现提速发展。
“习主席高瞻远瞩,胸怀全局,多次在重要场合强调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王明孝代表说,运用国家经济社会精华资源强军,运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需求提升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这是一个大战略,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又有利于增强国家战争潜力和国防实力。
谈起军民融合,军队人大代表、陆军第21集团军军长曹益民有许多话要说。“我们已尝到军民融合带来的甜头。”他告诉记者,去年,集团军成立信息化建设专家咨询小组,聘请了13位院士、6位专家,阵容相当强大。借助“外脑”,该集团军在信息化建设领域取得不少攻关成果,其中有一项技术在国内同领域中处于领先水平。“智力融合、技术融合,这是部队战斗力新的增长点。”曹益民代表说,我们下一步要把融合机制化、常态化。
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这是时代使然。军队人大代表、装甲兵工程学院教授常天庆说,现代战争比拼的是一国综合力量,军用与民用、前方与后方的边界,正日益模糊。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发动的几场战争,都是用高科技手段决胜于千里之外,每场战争都动员了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多个领域资源,这给我们深刻启示。
“我们要贯彻落实好习主席重要指示,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军民融合。”军队人大代表、济南军区某疗养院院长单守勤表示,富国和强军是大国存在的两座基石,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正是实现富国强军的必由之路。
既要发挥国家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市场作用
军队人大代表、济南军区装备部部长胡修斌对军民融合一直颇为关注。他说,我们走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正如习主席所强调的,既要发挥国家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必须要由国家来主导,这是国家行为,不是某个部门所能推动的。”军队人大代表、海军工程大学教授马伟明说,要加强军民融合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国家战略层面一系列重大关系,包括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工业、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与国防科技创新战略、军队建设需求与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供给等。
来自总参的一位代表感慨地说,国家主导尤其体现在一些重大项目上,在重大基础设施和海洋、空天、信息等关键领域,国家要统一筹划、整体部署、强力推动,打造国家项目,实现深度融合。“过去,我们搞‘两弹一星’就是这么做的,已经证明成效显著。”
国家主导不等同于国家包办。“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来运行。”军队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军区司令员盛斌说,我们要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融合资源的重要力量,让那些有技术、有实力的企业,真正成为推动融合发展的微观主体。
不少军队人大代表也谈到,当前军民融合式发展还面临着一些紧迫难题,主要是“民参军”渠道还不够畅通,“军转民”机制还不够健全,相互融合的领域和范围需要进一步拓展。“我们要以习主席重要讲话为动力,拿出改革创新的勇气,打破那些制约军民融合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障碍和利益藩篱。”军队人大代表、解放军第211医院院长贾丹兵说,要善于用好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下一篇:军队人大代表议甲午话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