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人物简介:王莹,汉族,辽宁省辽阳市,海军南海舰队航空兵某通信站四中队班长,2008年12月入伍,2010年6月入党,海军下士军衔,2010年10月代表南海舰队参加海军组织的话务专业比武竞赛中取得通信专业脑功单项第一、全能第三的优异成绩,荣立二等功一次。
一头张扬不羁的短发,一双聪慧机敏的眼睛、消瘦的脸颊、尖尖的下巴,身高虽然与大多数东北女孩不太沾边,但是东北女孩那种聪明、干练在她身上可一点不含糊!她就是某通信站四中队下士班长王莹,一个在战友们心中近乎传奇的人物。
王莹的传奇故事始于2008年,下连才3个月的她,就在同年兵之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新兵背记号码、键盘打字第一名,在同年兵之中更是第一个考取工作代号。
当兵3年来,王莹得到的“第一”,大大小小的少说也有100多个,不仅在话务专业上,在方方面面都是如此。尤其是在2010年10月,她代表海军南海舰队参加海军组织的话务专业比武竞赛,一举夺得通信专业脑功单项第一、全能第三的优异成绩。
传奇的背后,总是有很多超乎寻常的付出,王莹也不例外!2010年3月,正在备战考学的她忽然被领导找去谈话,希望她能主动放弃考学去参加海军的比武竞赛,在集体和个人利益面前,她毫不犹豫的选择了集体。
参训伊始,负责训练的排长给她定下了目标,要想参加海军比武,打字速度必须要提高到每分钟150个字以上。打字本是王莹的强项,每分钟120多个字的打字速度在该站已近乎无人能及,但是她的成绩距海军比武的标准还差一大截。本来训练任务就重,训练时间又紧,最引以为豪的打字速度却成了制约自己的瓶颈,王莹内心的焦虑可想而知,短短的几天她的嘴上就起了好几个水泡。
苦恼之中,她听取排长建议在手腕上绑上沙袋练习打字,为了尽快达到训练要求,她平均每天都要打8万字以上,几天下来手腕又酸又痛,吃饭的时候筷子都拿不住,手指更是敲得刺痛,但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她却坚持了下来。
付出总会有回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后,王莹的打字速度有了质的飞跃,终于达到了每分钟160多个字。面对这个成绩王莹展开了她久违的笑颜。
除了打字速度,要想取得好成绩,有很多地方都要从零开始。当时,集训人员的作息时间是早上6点20起床,6点40开始训练,但是为了把成绩追上来,每天4点多钟,当别人还在睡梦中的时候,王莹就已经爬起来背记号码了。晚上熄灯之后,别人都睡下了,她却打着手电筒背记号码直到凌晨1点后才睡……。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正是这种面对困难不低头的精神,使得她在每周一次的考核中始终保持着第一名的好成绩。
临近比武的一个多月,经过艰苦的训练和层层筛选,王莹终于从集训的三十余人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终冲刺海军比武擂台4人中的一个。
事情总是一波三折,到达北京的当天王莹就病倒了,与海口的温差太大、水土不服,再加上由于长时间的高强度训练导致身体素质下降,接连几天她都上吐下泻,原本就瘦了十几斤的她更加憔悴了。
直到参加比武前王莹还在宿舍挂点滴,通知上场时,她拔下针头就直奔比武场。就在身体这样极度不舒服的情况下,王莹硬是将比武竞赛坚持到底,和她一起参加比武的的战友都被她那种坚韧的精神感动了。
2010年11月1日,海军南海舰队航空兵某通信站全体官兵敲锣打鼓、列队欢迎参加“海军第七届通信专业比武竞赛”载誉归来的王莹。
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年轻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才在平凡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感动和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