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导读
中国军队 和平力量
透过中国军队10年发展,我们看到,开放包容的博大胸襟,是中国保卫和平的时代担当。
开放带来进步,自信带来透明。放眼世界,中国海军舰队出访五大洲四大洋,中国陆军走出国门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国空军成建制出国参加联合演习……世界的一些疑问与误读在交流中得到解答。
军队的形象,就是国家的形象。我军走出国门的串串印迹,向世界展示了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形象,也向世界传递了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播撒友谊、崇尚文明的负责任大国的信息。
当今世界,任何一支军队,关门搞建设,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加强世界交流,吸取世界营养,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军队将会走得更远。
10年来,我军与外军举行联合军演已渐成常态。一样的军人,不一样的视角,透过三位外国驻华武官的眼睛,更能清晰地感受到中国军队的开放、自信、透明——
三位驻华武官眼中的中外联演
记者 张 旗 通讯员 郭宏伟 刘少华


“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演习。特约记者 王松岐摄

“和平使命-2012”联合反恐演习。记者 李 靖摄
中国军队总体训练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也不断提升……“和平使命-2007”联合军演,中国军队进一步向世界证明在国际上的地位。
——俄罗斯驻华前武官阿·彼·苏霍夫少将
新装备频亮相:中国军队换新颜
2007年8月17日,俄罗斯切巴尔库尔合成训练场。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撕破了天空宁静,两架参加“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军演的中国空军新型歼轰-7战机腾空而起,与友军协同对“恐怖分子”实施联合攻击,打击纵深之“敌”。
首次出国参演的“飞豹”战机,超低空进入靶区,只见火箭弹双机齐射、炸弹水平齐投,俯冲、发射,靶标应声开花,只剩下了一个个弹坑。
“飞豹”呼啸而过,装甲战车也不甘示弱。13时06分,装甲攻击群出动,配合陆空作战分队实施夺控要点行动。
数十辆装甲车分四路纵队,以排山倒海之势发起猛烈攻击。顷刻间,“敌”阵陷入火海。
这是我军历史上首次成建制较大规模、远距离、多军兵种出境参加联合军演,也是上海合作组织全体成员国参加的首次联合反恐军事演习。
最吸引人们眼球的则是中国新式的战机、直升机、装甲车等国产装备,它们不再是单件武器装备,而是一个体系,展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
中国军人焕发着强烈的爱国激情,中国军队纪律十分严明、训练有素,而且其成长为一支现代化人民军队的速度非常惊人。
——巴基斯坦驻华前国防兼陆军武官那维德·艾哈迈德准将
新形象受赞誉:中国官兵素质高
对于在巴基斯坦举行的“和平-07”海上多国联合军事演习,巴基斯坦驻华前国防兼陆军武官艾哈迈德准将记忆深刻——那是中国海军首次参加海上多国联合军演,由于参加这次军演的大部分国家都是北约成员国,军演按照北约标准进行,对中国海军是一次考验和锻炼。
外方担心中国官兵难以适应会耽误演习进程,主动提出派4名官兵协助中方联络指挥,却被中方委婉拒绝。
没想到,中方官兵已将演习中的有关北约战术规则和程序熟悉透彻。当中国军舰开赴演习海域后,外方军人惊讶地发现:中国军人不仅英语流利,而且思路清晰、表达扼要。
更让他们惊讶的是,中国官兵居然能用北约式的战术规则制定演习计划,并按此计划第一次用英语指挥由8个参演国12艘军舰组成的联合编队。
这让外国军人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这些创造奇迹的中国军人,当他们登上中国军舰“连云港”号导弹护卫舰时,不由得彻底折服了:在这艘已经服役8年的军舰上,居然找不到一丝锈迹斑点。
我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军人乐观向上的心态,以及他们对工作的强烈自豪感和荣誉感……
——英国驻华前武官米亚奇准将
新航程更精彩:中国军人走向世界
有一张照片曾经在网络上广泛流传,那是中国海军“广州”号导弹驱逐舰,与英国海军“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在演习海域齐头并进的场景。
2007年9月10日,中英海军首次在英国海域成功举行了“中英友谊-2007”联合军事演习,这也是中国军队首次与外军航空母舰进行的联合军事演习。
英国官兵在家门口演练轻车熟路,而对于中国军人来说,则是一个竞技舞台,因为在此之前,中国海军编队已经圆满完成了对俄罗斯的访问。
与英国军人的联合演习只是一个序幕。一周之后,海军官兵又陆续与西班牙海军和法国海军,分别在大西洋与地中海举行了“中西友谊-2007”海上联合军事演习、“中法友谊-2007”海上联合军事演习。
20多天的海上之旅,航程几万海里,访问4个国家,与3个国家在3个海域举行3场中外联合军演,让世人惊叹。其背后显示的是中国军人驾驭先进战舰的能力和优良素养。正如米亚奇准将不断重复和强调的那句话:“日益强盛的中国和中国军队正满怀自信面向世界。”
中国空降兵名不虚传
空降兵某部四级军士长 易志安

入伍10多年,记不清跳了多少次伞了。但“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军事演习中,在异国他乡的那一跳,令我终身难忘。
乌拉尔山附近的演习场,早饭时还天高云淡。但出发前,天气突生变化。
“空降兵跳的就是刀山火海!”高度700米,三门三路离机。尽管难度进一步增加,但谁也没有迟疑。一听到命令,就跳出了机舱。
由于风大,整个人和伞都在空中横着飘。着陆时还被伞拖了一段距离。停下来后,才发现手和腿上都是一道道血口子,碎石已经嵌进肉里。
顾不了那么多了!收起降落伞,我就跳上了伞兵战车。
“中国空降兵名不虚传!”见此情景,一位俄罗斯空降兵上校对我们竖起了大拇指。
(特约记者 张 力、赵启洪整理)
美军四星上将为我喝彩
海军某陆战旅两栖侦察队中士 孙冬雪

2008年3月的一天,海边寒风刺骨。在为到访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詹姆斯·康威四星上将进行训练表演时,我和3名队友合力扛着重约200斤的圆木进行沙滩越野。
就在这时,我的陆战靴由于损坏严重,一颗鞋钉松脱,扎入脚底。顿时一阵钻心的刺疼袭来。
我咬了咬牙,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和战友们继续进行演示。渐渐地,我的脚失去了知觉。随后,又进行运输弹药、过泥潭、钻铁丝网等课目演示。
表演结束后,康威上将走到面前依次和我们握手聊天,当他发现我是女子陆战队员时,不由得啧啧称奇:“Wonderful,Chinese marine!”
(廖志勇、特约记者肖德伦整理)
30秒打场空中狙击战
济南军区某红军师高炮团团长 杨恩红

那是我们在“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演中创造的“解放军速度”。演习中,我们团负责狙“敌”空中袭击。但“敌情”通报显示,给我们的只有30秒。
此前,我们的最好纪录是2分钟。因此,大家一看到计划,都觉得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
不要说占领阵地、构筑掩体、进行射击准备了。就是一切准备就绪后,搜索目标、上报空情、判明情况、下达射击命令……一圈转下来,也不是用秒计算的事。
为打赢这场战斗,我们研究制订多套作战方案,简化指挥程序,提高了部队作战效率。
“‘敌’机来袭!”“目标搜捕!捕住!”
“发射!”炮响机落,毫秒不差。
演习那天,我们用30秒的精彩,换来了外军观摩团持续3分钟的热烈掌声。
(李胜强、陈文军整理)
精准一击海上扬威名
北海舰队“哈尔滨”舰舰长 石 磊

2012年4月23日,“中俄海上联合-2012军事演习”拉开战幕。我作为联合编队指挥舰舰长参加了演习。
实弹射击是本次联合演习的重头戏。不仅精度要准,时间也必须快。
“红外发现目标。”作战指挥室内紧张的气氛骤然上升,观通长不断上报靶机的方位参数。
然而,当靶机飞越邻舰时,不知什么原因迅速下降,改变了原来飞行轨迹。
千钧一发之际,我镇定下令:“利用对空导弹系统雷达进行搜索,引导副炮攻击!”
“雷达稳定跟踪,请求射击!”
“射击!”我沉着下令。
炮弹呼啸而出,靶机应声而落。
见此,一位参演俄军指挥员走进指挥舱拍着我的肩膀说:“哈拉哨!”
(李 晓、特约记者王庆厚整理)
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李良泰、吴苏琳、刘伟平、汝 飞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