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10月28日,北京展览馆人流如织,由中宣部、国家发改委、总政治部和北京市委共同举办的“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大型图片展正在这里举行。
此次展览分为序篇和9个主体部分,从不同侧面展现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工作和对台工作、全方位外交、党的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
“欢迎大家参观‘开创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新局面’。”在解说员羊芳的引导下,前来参观的群众沿着布展路线,依次观看“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与时俱进”“现代化建设水平和信息化条件下综合作战能力不断提升”“永葆人民军队性质、本色和作风”“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推进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自主创新”等5个展区。
一幅幅精美画卷,一件件实物展示,一座座武器模型……整齐明亮的展厅里,微缩了国防和军队建设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跨越的万水千山。
学生刘殊说,部队信息化建设成就真是让人大开眼界,看后热血沸腾,有机会我也想携笔从戎
全国陆地边境重要通道、重点地段全部实现24小时电子监控,边境沿海重点地区100%实现监控系统覆盖;边海空防部队防卫管控能力实现历史性跨越;依靠专业数据库,陆海空三军指挥网络可互联互通……
看完这组图片,沈阳军区某部参谋王琦感慨地说:“我曾多次参加部队演习,看到了战法训法不断创新,软件硬件不断改进,联合作战行动能力持续增强,训练场上的变化非常大!”
王琦所言不虚。“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从中央军委最初提出这一战略目标到如今初具规模、初显威力,近10年间,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坚定有力。
在一组硝烟弥漫、战场气息浓厚的图片前,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刘殊停下了脚步。展图中,第二炮兵某部在大漠探索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新训法,海军某部在大洋深处开展干扰和抗干扰训练,南京军区某部组织激烈的网上对抗演习。
刘殊说,“部队信息化建设成就真是让人大开眼界,看后热血沸腾,有机会我也想携笔从戎。”
在展厅的西侧,一幅清华大学欢送自愿到驻西藏部队服役同学的图片,引起了地方高校学子的兴趣。解说员羊芳告诉他们,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等高学历人才参军入伍,成为军队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幅幅图片和图表清晰地反映了我军深入推进人才战略工程,给部队人才队伍带来的历史性变化。
老人高长海说,子弟兵是咱老百姓的贴心人,这些年来为我们干了很多好事实事,这次展出的图片就是历史的见证
在“永葆人民军队性质、本色和作风”展区,两块电子屏幕正在滚动播放2007年以来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单位、个人,以及中央媒体广为宣传的军队重大典型的事迹。
“方永刚、李中华、景海鹏、蔡一清……”海军某部四级军士长王平一个个地轻声念着。王平说,他们是新时期我党我军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官兵、推动部队建设涌现出的先进代表,也是广大官兵忠实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缩影。
展厅里展示了一组军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图片:成都军区某部官兵在汶川特大地震中救出幸存者,北京军区某陆航团出动直升机扑救河北抚宁大火,空军某部紧急运送救援力量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广州军区某部为广西干旱地区群众送水,海军派出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等。
北京某公司汶川籍员工马骏在这组图片前驻足良久。他告诉笔者,看了这些图片,心里有一种安全感和自豪感。“国防和军队强大了,我们老百姓心里更有底了。无论何时何地,子弟兵都是我们的强大后盾。”
在“积极支援国家建设”单元,一组大幅图片把大家的目光吸引了过去:武警交通部队打通通往“雪域孤岛”西藏墨脱的嘎隆拉山隧道;四川阿坝军分区常年为藏族群众巡诊;兰州军区某给水团实施“百井支农富民”工程;全军和武警部队沿长征路捐建112所“八一爱民”学校……
看着这些图片,北京朝阳区安贞里社区71岁的高长海老人动情地说:“子弟兵是咱老百姓的贴心人,这些年来为我们干了很多好事实事,这次展出的图片就是历史的见证。”
军爱民,民拥军。近年来,地方党委政府和群众在科技拥军、优抚保障、安置就业、拥军优属等方面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爱国拥军活动正蓬勃开展。
医生陈硕伟说,展览展现了军队现代后勤以人为本的发展特征,反映部队的衣食住行医等保障迈上了新台阶
“绿叶蔬菜正常保鲜期是10至15天,但通过舰艇远航蔬菜保鲜技术,我们可以延长为40至60天。”展厅东侧的“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展区,海军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侯建设和同事正在向群众作讲解。
舰艇远航蔬菜保鲜技术的研究使用,是军队探索现代化后勤发展路子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全军后勤系统积极推动保障体制向一体化推进、保障方式向社会化拓展、保障手段向信息化迈进、后勤管理向科学化转变,综合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在这一展区里,主办方精心设计了一座第二代新型后勤装备模型沙盘,展示了我军大力实施科技兴后勤战略,形成的海上物资补给系统、野战饮食保障系统、核化卫生防护救治系统等13类涵盖不同层次、覆盖各军兵种的后勤装备体系。
展区墙上悬挂的一幅地图,展示了我军旅团部队特别是边远艰苦地区部队住用条件发生的历史性变化。红其拉甫哨所、黑瞎子岛防区、神仙湾哨所、中缅边境边防部队……地图上附加的图片,反映了这些边海防部队官兵已经拥有了功能完备、信息智能、军营文化特色鲜明的现代化营院。
陈硕伟是北京一家医院的医生,他特别关注军队医疗卫生水平的发展。当看到全军远程医学系统连通全军和海外任务部队900多个站点,海拔3000米以上部队官兵吸氧问题得到解决的图展说明时,他激动地说:“这些变化真是了不起!展览展现了军队现代后勤以人为本的发展特征,反映部队的衣食住行医等保障迈上了新台阶。”
老兵吴成顺说,我们自力更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有了这些新装备,我们战斗力将会更强,打胜仗的信心也会更足
展厅的中心位置有一座展台,上面摆放了常规潜艇、导弹护卫舰、预警机、地地常规导弹等数十种武器装备模型。展台的四周围满了前来参观的人群,拍照声响个不停。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专业学生陈海天是个“军事迷”,一直通过杂志和网络关注各国武器装备的新发展。看着这些模型及我国新近入列航母的图片,他兴奋地说:“这些‘宝贝’让我看花了眼,它们是我国武器装备自主研制、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印证!”
在“推进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自主创新”展区,一系列图片展示了我军不断优化的武器装备体系结构:陆军形成以直升机、装甲突击车辆、防空和压制武器为骨干的陆上作战装备体系;海军形成以新型潜艇、水面舰艇和对海攻击飞机为骨干的海上作战装备体系;第二炮兵形成以中远程地地导弹为骨干的地地导弹装备体系。
展区里一幅挖掘机工作的图片,勾起了北京市海淀区73岁老人吴成顺对往事的回忆。吴老感慨地说:“我服役的那个年代,部队训练演习要挖战壕,用的都是手工、铁锹,效率很低。现在,我们自力更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有了这些新装备,我们战斗力将会更强,打胜仗的信心也会更足!”
笔者在观展时还了解到,近年来,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和全军装备系统坚持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扎实推进军工核心能力建设,构建三军一体、军民一体、平战结合的装备维修保障体系,不断推进武器装备成建制成系统形成作战能力和保障能力,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金戈铁马,十年辉煌。在参观留言簿上,北京师范大学学生朱思明写道:如今,我们有了一支能自信面对世界的军队,这是中国成长的骄傲,也是世界和平的保障!
(解放军报北京10月2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