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导读
换脑,才能换代
人类以什么方式生产,就会以什么方式打仗。当人类的足迹步入信息时代,接连上演的几场信息化战争就走上了历史舞台,看不见摸不着的信息,超越时间与空间,成为兵不血刃而决胜千里之外的利器。
一支没有用信息化知识武装的军队打不赢信息化战争,一个不掌握信息化知识的指挥员指挥不了信息化战争。当对手在设计明天的战争之时,我们绝不能留恋今天的辉煌。
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既是历史的机遇,也是时代的挑战。学信息化、钻信息化、干信息化,应成为我们挺立潮头的唯一选择。
十年追赶,十年跨越。实践证明,只有加速“换脑”,才能加速“换代”,再创辉煌!
几年前,一体化指挥平台配发全军,被誉为信息化条件下指挥员手中的一杆“新枪”。日前,某单兵通信指挥系统列装,为这杆“新枪”再添新威——
喜看今日单兵“呼风唤雨”
记者 刘建伟 特约记者 向 勇 通讯员 石 强

过去每次侦察情报信息,只能逐级上报。如今——
单兵信息直达集团军中军帐
盛夏时节,沈阳军区某集团军组织的一场基于信息系统对抗演练激战正酣。某团上士杨晓明抵近蓝方阵地侦察后,在数据终端上轻轻一点,10多条情报信息就传回了集团军指挥所。
“一个连队战士,竟然能将信息直接传给集团军中军帐,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杨晓明告诉记者,过去侦察到的情报信息,只能先报告排长连长,再由他们逐级上报。
年初,某单兵通信指挥系统的列装,与一体化指挥平台无缝链接后,一举打破了团以下作战分队与指挥所的通联壁垒。杨晓明自豪地说:“有了它,单兵搜集的每一条情报信息都可以直接传回团、师甚至集团军指挥所。”
“新枪”添威,出手不凡。记者在中军帐内看到,前沿侦察分队一边在丛林山峦间搜索行进,一边使用单兵电台、手持式终端机、头盔式对讲耳机等单兵通信设备传回信息。一时间,图像、声音、文字等情报纷至沓来,跃然荧屏。
“这套系统运用多种通信技术手段接入一体化指挥平台,能实现多通路、无障碍、全时段通信。”通信参谋白明玉介绍,只要在有效范围内,单兵都可以和指挥所双向联通,不仅单兵信息能直达中军帐,而且指挥员还可以实时指挥到单兵。
“3号高地右侧‘敌’步战车3辆”“4号高地发现‘敌’大功率电台”……指挥员根据单兵传回的一条条信息,精确组织火力打击,一举将目标摧毁。
过去不清楚作战部署,演兵场上只能“跑龙套”。如今——
战士和旅长共享战场态势图
战斗一打响,该旅指挥所的参谋就运用一体化指挥平台,一边对数百条情报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处理,一边标绘战场态势图。让记者惊诧的是,作为一名普通战士,上士杜德福通过单兵通信指挥系统,竟然也能看到旅中军帐内的战场态势图。
“以前,我们连队战士根本没机会了解演习作战部署和行动,别说战场态势图,就连营里的作战决心图也很难看到。”杜德福告诉记者,由于不清楚作战部署,演兵场上只能跟着“跑龙套”,经常是演练完了还不知道咋回事。
“如今,这样的尴尬事再也不可能发生了。”杜德福指着身上的单兵通信指挥系统自豪地说,这套系统与一体化指挥平台融合后,战场上的一举一动都在我们视线里。
说话间,“‘敌’装甲集群向2号高地机动”“179高地以南500米发现‘敌’隐蔽炮兵群……”一组组情报信息在战场态势图上实时显现。杜德福认真浏览分析后判断:连队进攻任务很可能调整为阻止“敌”装甲集群机动。果然,不到1分钟,他们就接到了“打击迟滞敌装甲集群”的命令。
战士和旅长共享战场态势图,这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杜德福告诉记者,这要求普通战士既要能看懂作战标号,更要具备一些基本的战术素养。
记者注意到,在演习中根据担负任务随时通过数据终端浏览战场态势图,已经成为许多士兵的新习惯。不少战士告诉记者,掌握了战场整体态势,我们每一台战车、每一个单兵就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变应变。
很快,记者就看到了精彩一幕:3名车长通过战场态势图,发现蓝方两台坦克靠近。他们指挥步战车及时抢占有利地形主动迎敌,用反坦克导弹击毁了蓝方坦克。
过去军种之间互不联通,单兵无法引导空军战机。如今——
单兵呼唤空军轰炸机“点穴”
一名战士深入虎穴,指引空中战机精确摧毁一个个重要目标。这曾是国外战争大片中经常出现的精彩镜头。如今,这一幕在该集团军演兵场频频上演。
深夜,中士肖邦潜入蓝方前沿阵地侦察。发现两处重要目标后,他迅速在数据终端上录入目标编码,轻点“发送”键,信息立刻传送到空军轰炸机飞行员的数据终端上。
“打击目标已确认。”飞行员随即反馈消息。记者在现场看到,很快,两架歼击轰炸机呼啸而至,4枚精确制导炸弹应声落地。顷刻间,蓝方目标灰飞烟灭。肖邦欣喜地说:“以前,陆空之间无法互联互通,不要说单兵引导航空兵,就连旅长师长都无法直接指挥空军战机。”
如今,单兵通信指挥系统的配发,使单兵与空中武器平台实现了态势共享、自主协同,把联战联训渗透到了兵种专业的末梢,使联合作战又迈上了新台阶。
单兵呼唤战鹰“点穴”,官兵几十年来的梦想成真,给演兵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肖邦告诉记者,现在,官兵必要时呼叫空中打击已经成为一种自觉。
果然,某机步营在突击中遇到蓝方重型火力拦阻后,营长王清及时通过数据终端,引导武装直升机进行精确火力打击。很快,两架巡航的武装直升机飞临目标地域,“嗖嗖嗖”一连串的火箭弹倾泻而下,蓝方火力点遭遇“灭顶之灾”。
北京军区某训练基地组织上百场对抗演习——
堪称中国“欧文堡”
张雷锋 刘占青 特约记者 张坤平

千里机动的某师官兵没料到,刚刚跨进北京军区某训练基地的大门,就暴露在蓝方眼皮底下。
遍布空中、地面、电磁、网络的战场感知系统,像张无形大网,时刻监视着场区内的风吹草动。
这不,他们派出的一支化装侦察分队,才出营地就被“盯”上了,指挥员想破脑袋,也没能找到甩掉“尾巴”的良策。只能蛰伏待击。
记者穿行演习场,天上卫星过境,“敌”机呼啸;地面智能化混合雷场、堑壕暗堡遍布……对每名参战人员都是极大考验。
据悉,这个基地近年来先后投资十多亿元,在原有的导调监控、辅助评估、战场仿真等“五大系统”的基础上,建成了全军首家复杂电磁环境应用系统。
“这里如同一个真实的战场。”基地司令员张亮介绍说,基地先后导调、保障上百场联合战术兵团实兵和网上对抗演习,数千名军师旅指挥员率近百个师旅的数十万名官兵,在这里经受“战火”洗礼。为此,基地被称为中国的“欧文堡”。
海军某驱逐舰支队网络训练成为转变抓手——
攻击来自千里之外
记者 钱晓虎 特约记者 肖德伦

“方位××、距离××、发现鱼雷。”
7月17日,参加完演习任务返航的南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海口”舰刚靠码头,就接到网络模拟训练系统上发出的“敌情”通报。
“左满舵,两进五!”看到屏幕上两条鱼雷轨迹快速向战舰扑来,舰长邵曙光果断指挥舰艇高速机动,并下令施放水声干扰弹进行干扰。
很快,屏幕上的鱼雷轨迹偏离了舰艇航向。
这次网上模拟训练的蓝方是千里之外的海军某试验区的专家。一旁观战的该驱逐舰支队支队长陈岳琪告诉记者,网络化训练已成为支队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有力抓手。
方寸荧屏,雷达、声纳、防空、反潜等多个部门协同作战,轮番上演了精确点穴、立体反击等一幕幕精彩大戏。
对抗间隙,“海口”舰对空导弹分队队长韦方元说:“这套现代远程异地网络模拟训练系统,能够自由构建出各种逼真战场环境,既可让官兵感知实战氛围,又能够锻炼指挥员的指挥素质!”
兰空航空兵某师开展模拟训练提高训练效益——
战斗在实验室打响
特约记者 张 力 曹传彪

“01起飞!”7月下旬,担负突防突击“敌”防空阵地任务的兰空航空兵某师陈文钧机组,依托模拟训练器展开了一场突防突击演练。
战机在5000米“高空”进入规划航路。“嘀嘀……”正当机组按计划隐蔽突航时,载机电抗系统突然告警。
“××方位,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状态搜索。”刚起飞就暴露了,机组始料未及。
“向右侧机动,报告指挥员。”机长陈文钧果断下令。
原来,导调组在突击航线上设置了一个防空导弹营。战机迅速向右侧实施机动,成功规避威胁源。当他们刚舒一口气,又接到新的告警……
面对不断出现的“敌”情,他们不得不重新规划突击航线。很快,机组按照修正的航线,突击至目标上空,将其摧毁。
走下训练模拟器,机长陈文钧说,这里是一个“空战实验室”,在三维图景下,机组能够基于数学模型对目标和威胁源分析,选择正确战术战法,提高了训练效益。
我军开展信息化训练脉络图
2006年
全军召开军事训练会议。胡主席在会上强调,更加自觉地主动地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的转变。
2007年
军委出台《关于加强新世纪新阶段军事训练的决定》,四总部分别颁发了关于贯彻落实意见,为推动军事训练创新发展提供了抓手。
2008年
总参批准颁发新一代《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初步建立起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内容体系。
2009年
全军加大对训练基地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了信息化条件下训练环境条件。
2010年
全军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研讨观摩活动,为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转变积累了经验。
2011年
总参颁布《“十二五”时期军事训练改革总体方案》,对我军“十二五”时期军事训练改革进行了总体规划。
2012年
全军举行部队训练和院校教育改革集训,规范信息化条件下训练方法路子。
上一篇:实战锤炼 铁血劲旅雄姿勃发
下一篇:辉煌之歌 奋进在打赢的征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