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自信亮相世界舞台
时代的大幕拉开了,世界舞台的追光灯迎面打来。这个舞台上,中国军事人才注定是不可忽视的主角之一。
军事人才较量的舞台最具世界性。开放的舞台,让世人更多地了解了中国军人。从超级计算机到导航卫星,从联合军演到远洋护航,从维和行动到留学课堂,从军事装备到战略战术……哪个舞台不活跃着中国军人的身影?
世界就是通过这个舞台越来越多地认识中国军队;中国军人也在这个舞台上更为清醒地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
这是中国军事人才的世界坐标。随着拥有国际履历的中国军人越来越多,一支军队的国际履历丰厚起来,一支军队的世界坐标便会日益醒目。
从将军到士兵,中国军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自觉地用世界的坐标衡量自己,用世界一流的标准要求自己。他们的淡定语气以及自信眼神,让我们由衷感慨——
国际视野下的自信才是真自信,世界舞台上的从容才是真从容。这份自信,这份从容,必将熔铸进人民军队履行使命的铿锵步伐里!
纵深观察
中国军人的N个世界舞台
记者 王通化 通讯员 陈 阳 王圣立

顶级舞台 关键词:太空 这是无可争议的顶级世界舞台,站到这个舞台上的军人屈指可数,但每一张面孔都值得铭记。2003年以来,这个舞台上先后迎来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刘旺、刘洋8位中国军人。作为人类进军太空的航天员,他们不仅是中国人的“封面”,更是地球人的“封面”。他们和更多值得致敬的战友一起,被称为航天打造的人才——“天”才! 风浪舞台 关键词:远航护航 这是海军军人一份重要的履历。在这个日益常态化的舞台上,海军官兵的素质得到全方位的历练和提高。世界注视着海军官兵搏击大洋的能力。当2011年“和平方舟”穿越太平洋时,世界惊叹于这样的数据:中国海军已有百名博士、硕士舰艇长操舰闯大洋! 互动舞台 关键词:军事留学 越来越多的中国军人喝到了洋墨水,拿到了洋学历——30多个国家,100多个专业,基本覆盖了所派往国家的军事学科前沿领域。在外军的课堂里,一大批战略型安全人才、复合型中高级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和教学科研人才脱颖而出。学成回国,他们以世界眼光、战略思维、掌握现代技术等优势推动部队转型发展。如今,留学归来的已有50多人走上军以上领导岗位,400多人走上师、团职领导岗位,成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力量。 残酷舞台 关键词:国际侦察兵比武 一部电影《冲出亚马逊》火了一个职业:国际侦察。“爱尔纳·突击”“委内瑞拉国际猎人学校”,这些国际比武大赛,炼狱般的训练砥砺了一把把中国军队的刀锋——空军空降兵雷神突击队伞降潜水、武警雪豹突击队亮相中俄军演、海军特战队员亚丁湾营救船员,这些新型军事人才证明了国际侦察兵比武的价值。如同这些比武的名字:“突击”“猎人”,他们让世界瞩目,让对手胆寒。 开放舞台 关键词:开放部队 开放部队又叫迎外部队。从最开始的硬气功加“豆腐块”,到现在越来越激烈的对抗演习,中国军人素质从里到外的变化,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外军屡屡伸出大拇指的评判成为衡量我军官兵素质的参照。 硝烟舞台 关键词:联合军演 联合军演是中国军事人才的竞技场,也是他们能力的倍增器,更是其素质的试金石。2004年,济南军区在确山组织师级规模的实兵实弹对外开放性演习,外媒惊呼中国军人的优良素质;2005年开始的上海合作组织和平使命联合军演,则为更多高级指挥员、机关参谋以及部队一线官兵提供了高水平训练的机遇。 和平舞台 关键词:维和 维护世界和平是需要能力的。截至目前,中国派出近万人次的维和军事人员,涉及工兵、医疗、运输等专业。从黎巴嫩到刚果(金),从利比里亚到苏丹,都有中国蓝盔们的身影。他们在联合国相关法规的指导下,履行维和事务,彰显着中国军人纪律严明、爱好和平、作风顽强等过硬素质。 理性舞台 关键词:国防白皮书 历次“国防白皮书”折射出我军战略研究类人才的快速成长。当年,第一部“国防白皮书”的撰写团队,只有军事科学院国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舟几个人。如今,这个团队越来越壮大。 挑战舞台 关键词:“天河”工程 超级计算机是一种世界级的比拼。2010年11月17日,中国“天河一号”跃居世界榜首。创造这一中国速度的是来自国防科技大学的一群军人。这个团队由200多人组成,骨干工程师平均年龄只有36岁。他们,证明了中国军事科研人才在国际同类舞台上的力量与价值。 平凡舞台 关键词:本职岗位 2004年,美舰“库辛”号来青岛访问,112舰主机技师朱桂全受邀上舰做客。当时112舰CDP软管损坏,需进口配件。在和美军机电长交流技术时,朱桂全试探问美舰是否有CDP软管备件。美机电长笑言,只要他把具体型号说出来,就能找到。朱桂全流利地报出具体型号,美机电长带着惊讶找出了唯一的备件。随着我军使命任务的拓展,越来越多的本职岗位连接到世界舞台。 样本人物: 空军教员郭效东的国际履历 罗尔文 2010年9月24日,我歼十战机首次跨出国门,赴哈萨克斯坦参加“和平使命-2010”上合联演。 10年,空军指挥学院教员郭效东的军旅生涯不断拓展:两度赴法留学,多次参与中外交流活动…… 隔着巴黎战神广场,郭效东看到了眼前这个与埃菲尔铁塔相望的古老而宏大的建筑。那是法军最高学府——三军防务学院(简称CID,现已更名法国战争学院)。 时为2004年,作为CID国际军种联合班第12期学员,第二次赴法的郭效东与来自美洲、亚洲、非洲、欧洲等五大洲国家的陆、海、空军、宪兵、装备工程师一起,在这里留学一年半。 在CID整个学年200个左右的讲座里,差不多近一半都讲到了中国改革开放、中国国防、孙子兵法、毛泽东思想,等等。到了后期,郭效东和外军同学都有这样的感觉:如果哪个演讲没有提到中国,似乎“不大正常”。 那段时间,郭效东的学习内容丰富多彩——不仅包括战略知识、军种联合知识、指挥与行为准则、危机管理、媒体与谈判等高级高程,还深入参与了CID组织的五次国际联合演习。 那段日子,郭效东与外军的接触深入多样——和巴黎七区消防队以及沙龙昂香槟省的宪兵队彻夜出勤,到奥尔良123空军基地观摩空中紧急撤侨演示,接触了神秘的外籍兵团第1工兵团,登上了驻泊在土伦海军基地的“戴高乐”核动力航空母舰,观看了海上反恐演练,还与学员“搭档”费乌尔少校同驾“美洲虎”飞上蓝天…… 2005年6月,拿到“高级军事研究”毕业证书和“国防高等研究”硕士学位的郭效东,回到国内,他关于“中外军官学员混训”的建议已经付诸实施。重新翻阅军委“人才战略工程”中关于“指挥军官队伍”的定义,这个以人才培养为职业的教员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具有战略眼光,能够把握世界军事发展趋势,懂得信息化战争指挥和信息化军队建设……” 郭效东的国际履历还在延续—— 2008年10月12日,中国空军飞行员于海涛、郭卫东在法国奥朗日115空军基地,与法国飞行员同驾幻影-2000战机。作为翻译的郭效东利用多次与法军接触的优势,帮助中国飞行员理解法军的方方面面。法国空军飞行员自主准备、自主飞行、按实战需要培养飞行员独立决策的能力等训练方式给中国军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0年春天,郭效东陪同中法两国飞行员再次分别在中、法两国进行“一对一”自由空战。一些新的指挥模式训练方式保障方法,激荡刷新着他们的理念与思维。 郭效东的国际履历,只是这10年中国军人国际履历的一个样本—— 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近10年有3000多名军事留学生,近千名作战部队师旅主官在异国的土地上学习、访问、深造……如今,不只是郭效东这样的军校教授,不只是海军远航护航舰艇编队的指挥员,也许你随便翻开一本普通士兵的影集,都能看到他们与外军自信的合影。 无数中国军人个体的国际履历,正在累积为一个军种、一支军队的国际履历。频繁而高效的国际交往,让中国军人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增强了素质,刷新了理念,最终转变为军队建设的科学发展。 “演习结束后,我想见见这个机群长机的机长。” ——2007年8月13日,“和平使命-2007”上合组织联合反恐军演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演习场举行。中方直升机机群以十机“等边三角形”编队方式整齐划一、分秒不差地飞过演习场上空时,观摩台上的俄罗斯陆军副司令瓦列里·叶夫涅维奇中将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边鼓掌边对身边工作人员如是说。 “你们中国人的技术真厉害,只有你们为受灾群众考虑得那么细!” ——2010年,谢商伦飞赴巴基斯坦海德拉巴执行特大洪涝灾害救援任务,他和战友将直升机悬停高度降低到离地面仅2-3米,整个过程长达5分钟。随机的巴方翻译连声称赞。 “你的战士是一群最勇敢的狼!” ——2011年11月24日,中巴举行联合反恐演练。新疆军区某团团长王军贤带领的特战分队赢得巴方指挥员法鲁克将军的由衷喝彩。 “在今天的海湾战场上,信息化战争的端倪已经显露。现实证明,用机械化、半机械化的建设理念是无法打造信息化军队的,希望国防大学闯出一条教育转型的新路。” ——一名刚刚执行联合国军事观察员任务归来的学员在问卷中这样写道。 “我比美军的士官素质高!他们的武器装备坏了交技术人员修理,我既会操作,又会修理,还会教学。” ——北海舰队某支队五级士官苗杰谈及舰艇枪炮维修非常自信。 陈 阳 辑
声音:
上一篇:迎接党的十八大:基层官兵素质跃升
下一篇:迎接党的十八大:新型作战力量崛起